序/廖名春
引言/陈克恭
第一讲 以数明理 追寻本根
一、科学与思维
二、数学与西方文化
三、数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讲 疏浚连理 方圆阐幽
一、“幽”“赜”“玄”之辨
二、古籍文献中的方圆规矩
三、方圆一体是数学之基石
四、文物考古中的方圆一体
第三讲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
一、天地位焉下的阴阳世界
二、天地位焉下的世界景观特点
三、“天人合一”的世界认知基点
四、感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第四讲 阴阳合道 文化根魂
一、考古实证中的“阴阳”
二、文献考据中的“阴阳”
三、《周礼》:“阴阳”之礼
四、《周易》:“乾坤阴阳”之学
五、李学勤谈《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五讲 阴阳勾股 偶对平衡
一、日地关系直观呈现阴阳勾股
二、日地关系直观呈现几何公理
三、杠杆之事理及其中西分野
四、杠杆原理直观呈现偶对平衡的天则
五、太极定理:偶对平衡的数学表达
第六讲 时空流变 阴阳之化
一、时空的一体性和周期性
二、先天八卦及二十四节气时空观的科学性
三、时空定位与干支序列
四、周期序列的起始之选
第七讲 诗情画意 阴阳之美
一、汉字是自然的直观呈现
二、楹联中的阴阳偶对平衡
三、文艺作品中的阴阳属性
四、黑白照片中的阴阳消长
五、水墨画作中的阴阳言说
第八讲 思维之桥 阴阳之衢
一、探赜思维的本质
二、通向思维的“后楼梯”
三、站在桥上看世界
第九讲 世界通一 阴阳之道
一、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的通一
二、通一的内在追求
三、通一的潜在逻辑
四、通一的先天断点
五、通一之“道”
第十讲 道莅天下 贵在于“度”
一、太极鱼眼:知“止”之“度”
二、“度”之奥妙
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权衡之“度”
四、道不远人,偶对平衡寓于人心
第十一讲 问道弱水 力平水土
一、拜水悟道
二、胡焕庸线西移与南水北调
三、“几于道”的黄河“几”字弯
四、弱水何以能千里
第十二讲 守正创新 赓续发展
一、文脉赓续的源流之理
二、“宅兹中国”的探源之问
三、文化碰撞的融合之旅
四、兼容并蓄的“一”“多”之思
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路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