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应用(精)/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7218502
  • 作      者:
    编者:叶思宇//杜磊//邢丽欣|责编:杜筱娜|总主编:欧阳明高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编辑推荐
近年来不断涌现出大量的先进材料和技术,促使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逐渐走向商业化和实用化阶段。然而,要实现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大规模商业应用中的成功,关键材料的持续深入研究和开发至关重要,如催化剂/层、离聚物和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燃料电池的效率和可靠性。本书深入探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其应用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份系统、全面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关键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剖析,本书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及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做出贡献。
展开
作者简介
广州大学特聘教授,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主任,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技术官,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厦门大学博士学位,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前高级研究员,在电化学尤其是燃料电池领域具有30余年研发和产业化经验。
展开
内容介绍
面向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领域,本书围绕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过去的高速发展和未来的应用前景展开了讨论。首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指出其中关键零部件的重要作用。随后对每一类关键零部件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挑战进行了逐一分析,包括催化剂和催化层、离聚物和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膜电极以及双极板。本书内容涵盖*新科研进展,总结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的进展,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和应用方向,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教学人员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今社会,汽车产业正面临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尾气排放以及降低对有限资源的依赖,汽车产业正在积极推动电动化。电动车辆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具有诸多优势,其中能源因素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也在持续高速增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8年原油进口同比增长10.1%,达到4.62亿吨;2018年成品油进口同比增长13%,达到3350万吨。中国已经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大原油进口国。2019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相比2009年的7600万辆,约增长3倍。同时,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0)的研究,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为22%左右。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车用汽柴油消费量不断上升,汽车对能源的依赖和消耗不断提升,对环境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迫切需要进行一场节能降碳的产业革命,以缓解由此带来的能源危机和对环境的压力。而新能源汽车作为缓解能源危机、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解决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电动车辆利用电能驱动,减少了对石油等有限资源的依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便利。在这一背景下,燃料电池汽车作为电动车辆的重要分支之一,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高能量密度、快速加注、零排放等特点,逐渐成为长途出行和重载运输等特定场景下的理想选择。与传统的二次电池电动车辆相比,燃料电池汽车在续航里程、加注便利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使其在特定领域具备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
目录
第1章绪论1
本章参考文献4
第2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介绍及应用5
2.1引言5
2.2PEMFC发展史9
2.3PEMFC结构和原理11
2.4PEMFC关键零部件12
2.4.1催化层12
2.4.2催化剂13
2.4.3质子交换膜16
2.4.4气体扩散层17
2.4.5双极板20
2.5PEMFC的实际应用21
本章参考文献25
第3章PEMFC催化剂和催化层27
3.1引言27
3.2阳极催化剂的发展和挑战29
3.3阴极催化剂的发展和挑战36
3.4PEMFC催化层的理性设计40
本章参考文献42
第4章离聚物和质子交换膜52
4.1引言52
4.2离聚物的发展52
4.3质子交换膜的发展55
4.4离聚物和质子交换膜的挑战65
本章参考文献68
第5章气体扩散层74
5.1引言74
5.2材料75
5.3气体扩散层特性77
5.3.1微孔层77
5.3.2基底层81
5.4工业应用和产业化进展92
5.4.1国际上的应用及其进展情况93
5.4.2国内的产业化情况93
本章参考文献95
第6章膜电极109
6.1引言109
6.1.1膜电极简介109
6.1.2MEA在产业链中的环节112
6.1.3MEA的市场规模113
6.1.4MEA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15
6.2MEA制备技术的发展118
6.2.1第一代热压法膜电极120
6.2.2第二代涂覆催化剂的膜电极120
6.2.3第三代有序化膜电极123
6.3MEA制备工艺的进展136
6.3.1接触式MEA制备方法137
6.3.2非接触式MEA制备方法138
6.3.3间接式MEA制备方法140
6.3.4双面直涂技术及其挑战141
本章参考文献142
第7章双极板146
7.1双极板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47
7.2双极板种类148
7.2.1石墨双极板149
7.2.2金属双极板150
7.2.3复合材料双极板152
7.2.4结论154
7.3双极板流场结构155
7.4双极板制造方法158
7.4.1石墨双极板的制造方法158
7.4.2金属双极板的制造方法159
7.4.3复合材料双极板的制造方法163
7.5双极板的应用163
7.6PEMFC双极板研究展望165
本章参考文献165
第8章结论与展望16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