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电子化背景下票据法理论更新与制度完善
0.00     定价 ¥ 8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417456
  • 作      者:
    作者:吕来明|责编:魏星//隋晓雯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作者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8BFX130)《电子化背景下票据法完善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


电子化是充分发挥票据功能,使票据在数字经济时代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必由之路,目前电子票据占比均达到99%。


作为与实体经济联系最密切的金融子市场,票据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电子票据规则的确立和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行《票据法》)其核心概念与基本制度是以纸质票据为基础构建的,无法适应电子化时代票据业务实践。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本理论、制度结构、规则内容等方面,对纸质票据背景下的票据法理论与制度予以重新审视研究,从而为我国票据法的修改完善与制度适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具体方案。


本课题以电子化背景下票据流通需要解决的制度供给不足问题以及票据法的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依次对问题揭示-理论更新-结构完善-具体制度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电子化背景下票据业务法律调整面临的问题,指出票据法的现行规定适用于电子票据业务和司法实践时存在的问题。二是电子化背景下票据法理论的更新。传统票据法理论是以纸质票据的持有为中心构建的,电子票据则以数据的控制代替了传统意义的持有,基于纸质票据与电子票据权利保护与责任承担基础的区别,结合电子票据在数据控制、技术应用、参与主体等方面变化,提出票据法理论中应更新的内容。三是载体二元化背景下票据法的结构完善与修改要点。论证二元化载体下我国《票据法》应实行融合与区分相结合的制度结构模式,解决票据电子载体和纸质载体并存的局面下制度结构的完善问题。四是电子化背景下的票据系统运营主体责任制度与票据法体系的扩展,结合票据系统运营模式和近年来票据交易所业务创新实践,探究系统平台运营者和其他参与主体各自的法律地位、权利、责任等,并提出在《票据法》中的制度安排。五是电子票据行为及追索规则与《票据法》现行制度的整合。针对电子票据的签章及票据行为因为介质的不同而呈现出的新特点,研究电子签章与《票据法》中的签章要件、效力、伪造签章后果等制度的整合与衔接,明确电子票据行为的生效要件与交付形式、不同票据行为的规则与责任承担、电子票据付款规则及付款人的审查义务、电子票据追索权的特殊规则等,并提出《票据法》修改相关制度的完善建议。六是纸质票据电子化和票据交易的法律调整问题,就纸票电子化以及票据交易的现行规则适用和法律制度确认进行了探讨。此外,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票据法修订的条文建议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