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用射频皮肤美容临床应用高阶(精)
0.00     定价 ¥ 1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5933783
  • 作      者:
    编者:刘红梅//黄乃艳|责编:李娜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作者简介
  刘红梅,副主任医师,北京梅颜医疗美容诊所创始人及技术负责人,第四军医大学(现为空军军医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专业硕士。
  刘红梅主任在非手术皮肤美容抗衰领域深圳28年,是皮肤美容领域资深专家,对非手术医疗美容技术深有钻研,尤其擅长激光美容、医用射频、美塑疗法、注射美容等综合治疗及非手术瘢痕的综合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治疗等。
  刘红梅主任主编或参编《微创面部年轻化新材料与新技术规范化应用》《面部年轻化安全精准注射技术》等专著4部;参与制定团体标准3项,参与撰写专家共识13项,如《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强脉冲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皮秒激光临床应用专家共识》《Ellanse的材料特性及鼻唇沟填充的专家共识》《激光美容相关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24版)》等。
  刘红梅主任现任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副理事长及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线技术分会理事会副会长及激光美容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整形与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委员等职务,并担任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实践导师。

  黄乃艳,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激光医学专业博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皮肤科访问学者。曾就职于解放军总医院激光医学科,现任北京梅颜医疗美容诊所科研组主任。
  黄乃艳主任从事激光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20余年,对激光治疗多种疾病有丰富的经验,擅长激光治疗血管性疾病如鲜红斑痣、小血管瘤毛细血管扩张、炎性肉芽肿等,色素性疾病如太田痣、咖啡斑、文身、色素痣等,皮肤赘生物如寻常疣、扁平疣、软纤维瘤、疣状痣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7篇、被EI收录3篇。参编书籍《光动力疗法》。曾任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学组委员、中国光学会激光医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编辑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医用射频皮肤美容临床应用高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射频技术的原理与机制,及其对皮肤组织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学变化;详细介绍了单极射频、双极和多极射频、微针射频在面颈部、眼部、身体等不同部位的操作规范与参数设置原则,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
  《医用射频皮肤美容临床应用高阶》由十余位资深皮肤美容专家编写,融入了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技巧。书中还包含了典型的临床案例和实操视频。《医用射频皮肤美容临床应用高阶》以实用性为主导,为医美从业者提供了射频技术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高阶的系统性指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皮肤衰老的基础知识
  第1节 皮肤解剖及生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十分重要的屏障作用。皮肤在防御病原体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突出,对于其免疫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皮肤也是一种感觉器官,能够帮助机体调节体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人体的皮肤是由多个结构层次(大致可分成表皮层、真皮层以及皮下组织)、附属器(如毛囊、皮脂腺和汗腺等)以及多种细胞(包括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包括朗格汉斯细胞在内的多种免疫细胞等)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器官组织。其中,表皮是皮肤组织的最外层,通过基膜与真皮层相连。角质形成细胞是主要的表皮细胞,负责表皮组织的更新。真皮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包含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基质、神经和血管网络以及一些皮肤附属器。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以下,由松散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成,脂肪细胞是该结构中的主要细胞(图1-1)。
  了解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下皮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阐明各种皮肤病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至关重要。
  一 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结构
  (一)表皮
  表皮(epidermis)作为皮肤的最外层结构,其结构较为紧致,能够保护皮肤和深层组织免受物理因素(如热量、紫外线、辐射等)、病原微生物以及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的侵害,同时可以防止内部的水分流失。表皮包含的细胞主要有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其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占比超过80%。根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状态,表皮可分为5个结构层次: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1.角质形成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是表皮中最主要的细胞,其增殖、分化和迁移对于维持皮肤稳态至关重要。角质形成细胞由基底层中的表皮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并在基底层中增殖并逐步转运至表皮外层。当它们分化时,其体积会增大且形态趋于扁平。其分化结束于由颗粒层细胞向角质层细胞的转变过程中14。在这个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内的一些组分(如细胞核、部分细胞器和质膜等)会逐渐消失,转变为无核化的角质层细胞,这种转变过程被称为表皮细胞的角化。
  角蛋白(keratin)是角质形成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蛋白,占到表皮内总蛋白的30%~80%。角蛋白可以分为两类:I型角蛋白,包括K9~K40,是酸性的;II型角蛋白,包括K1~K8和K71~K86,是碱性的。角蛋白对于维持表皮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辅助表皮发挥屏障功能至关重要。此外,角蛋白还为毛发和皮肤腺体等提供结构强度和弹性方面的支持。
  传统上,角质形成细胞被认为主要发挥对表皮结构的支撑作用,是表皮中的“骨架”细胞。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角质形成细胞在维持皮肤功能方面发挥多元化的生理作用,这些作用体现在包括皮肤痛觉、瘙痒、炎症以及免疫调节在内的广泛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例如,表皮组织的不断再生是一个由级联信号网络调控的精细过程,该信号网络是由角质形成细胞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当这种平衡状态受到破坏时,皮肤结构就会形成损伤,从而产生病理性的相关信号。如果这种病理损伤的状态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皮肤损伤,如慢性炎症性疾病等。
  (1)基底层:基底层是由附着于基底膜上的形态为圆柱体的角质形成细胞构成,是表皮的最底层。基底层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和分化能力,能够为表皮的再生提供新的细胞,其中可能包含有表皮干细胞。增殖后的角质形成细胞会逐渐向棘层移动,并逐步分化为棘层细胞。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的特征包括能够表达角蛋白K5和K146],并且HE染色后其胞质呈现为嗜碱性。研究表明,角蛋白K5或K14的表达异常会影响基底层细胞内张力细丝的功能,进而引发单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皮肤疾病,这表明该蛋白的正常表达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基底层中还包含黑素细胞和梅克尔细胞等其他细胞。
  (2)棘层:棘层在基底层之上,由于棘层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间由桥粒结构紧密连接,形成棘刺状突起,因此得名。棘层通常由4~8层细胞组成,细胞形态相较于基底层细胞趋于扁平,胞内细胞器丰富,尤其富含核糖体。角质形成细胞从基底层迁移至棘层后进一步实现分化,表达典型的分化标记蛋白,如K1和K10以及caspase-14。此外,棘层中还包含肥大细胞、朗格汉斯细胞等免疫细胞,与表皮的免疫功能相关。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皮肤衰老的基础知识 1
第1节 皮肤解剖及生理 1
一 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结构 2
二 皮肤的屏障作用 7
三 皮肤的免疫作用 8
四 皮肤的感觉作用 8
五 皮肤的体温调节作用 9
第2节 皮肤衰老的机制及临床表现 9
一 衰老和皮肤衰老的概念 9
二 皮肤衰老的分类 10
三 皮肤衰老的机制 10
四 皮肤衰老的临床表现 16
第3节 皮肤衰老的评价标准 18
一 临床评估法 19
二 图像分析法 19
三 仪器检测法 22

第2章 射频原理 26
第1节 射频的物理参数 26
一 射频波的特性 26
二 射频场与能量转换 28
三射频设备的基本构成 29
第2节 射频与皮肤的相互作用 30
一 皮肤的电导率与介电常数 30
二 射频场对皮肤的影响 30
三 个体差异与安全性考虑 31
第3节 组织的热效应机制及量效关系 32
一 热效应的生物学机制 32
二 量效关系研究 33
三 热效应的生理反应与影响 34
第4节 医用射频种类 35
一 单极射频 36
二 双极射频和多极射频 37
三 点阵微针射频 38
四 技术展望 38

第3章 单极射频 40
第1节 单极射频的作用机制 40
一 射频能量与组织温度的关系 40
二 组织温度与生物学反应的关系 40
三 射频穿透深度的影响因素 41
四 射频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 41
五 射频作用的组织学研究 41
第2节 单极射频的设备及发展历史 42
一 有回路单极射频 42
二 无回路单极射频 44
第3节 单极射频的临床应用研究 44
一 眼周年轻化和提眉 44
二 皮肤松弛 46
三 减脂塑形 47
第4节 单极射频的使用方法 48
一 Thermage(索塔热玛吉) 48
Thermage(索塔热玛吉)实操视频 48
二 飞顿AccentPro(热拉提) 55
三 赛诺秀TempSure 55
赛诺秀TempSure实操视频 55
四 单极射频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56
第5节 个人经验和典型案例 58
一 个人经验介绍 59
二 典型案例 60

第4章 双极和多极射频 65

第5章 微针射频 75

第6章 家用射频治疗仪 99

第7章 射频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112

第8章 护肤品与皮肤抗衰老 1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