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消极成瘾(转化消极开启幸福)(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684806
  • 作      者:
    作者:(美)谢莉·卡特-斯科特|责编:李建波|译者:王薇//杨桂英
  • 出 版 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作者简介

谢莉·卡特-斯科特 博士:《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MMS 全球研究所首席执行官,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大师级教练(MCC)、教练导师,ICF全球100位杰出考核官之一,组织发展学(OD)博士。谢莉博士被誉为“教练之母”,从事教练工作逾50年,致力于情绪管理、变革管理、团队建设、领导力等多个领域的教练培训和变革指导,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高管教练和生活教练,并为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如IBM、福特汽车、联合利华、汉堡王、雅诗兰黛、美国运通等提供教练服务,曾在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美国安提阿大学和韦伯斯特大学担任领导力、管理、组织行为学和教练学教授。

她在克服消极情绪方面的研究始于1974年,被认为是消极情绪研究领域的先驱,她的研究为个人和组织“实现梦想”奠定了基础。另一代表作《如果人生是场游戏,那么这些就是规则》曾获评《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被译成 40多种语言,全球总销量超过500万册,并被美国100多所大学用作教科书。


译者简介 

王  薇:国际自然领导力中心教练,美国领导力管理发展中心(LMI)教练;横向领导力教练;具备多年企业高管经历,师从谢莉博士的大师高管教练项目。教练客户包括众多五百强企业。


杨桂英:国际教练联合会认证专业教练(ICF PCC),师从谢丽博士的转型高管教练项目,团队教练与心智韧性发展专家。拥有20余年人才发展经验、13年财富500强企业人才发展实战经验,以及拥有超过7年的顶级咨询公司领导力发展项目经验。曾服务雀巢、京东物流、ABB中国等龙头企业,累计教练辅导超过1000名管理者,帮助他们获得突破,其教练方法论与《消极成瘾》倡导的“转化消极心智”路径高度契合。


展开
内容介绍

你是否常常纠结于失败时刻,以及那些未能如愿的事情?你是否经常为了避免失望而抱着最坏的打算?你是否经常拖延某事?当朋友赞美你时,你会一笑置之还是怀疑对方别有用心?你是否曾因为害怕无法胜任某份工作而错过机会?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么你可能是一个“消极成瘾者”——本书正是为你准备的解药。

本书基于全球消极情绪研究领域的先驱、“教练之母”谢莉·卡特-斯科特博士50余年的研究与实践,深入剖析了人们为何会无意识地陷入自我批判、完美主义、拖延症等消极思维与行为模式,同时探讨了这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本充满转变力量的行动指南,本书提供了70余种工具、技能和方法,并穿插大量真实案例解析,助你:

·提升自我觉察能力;

·增强情绪管理技能;

·建立积极心智模式。

通过阅读本书,你将获得:

·深刻的自我认知,洞悉自己的行为模式:

·掌握戒除旧习惯的具体方法;

·建立健康的新习惯,开启焕然一新的人生。

——无论你是想实现自我蜕变,还是助力他人成长。


展开
精彩书评

谢莉博士的《消极成瘾》让我更加清晰地聆听到“自我”内在的声音,以及我们是如何沉溺于自我责备和怀疑的。能够聆听和反思这些声音,是开启智慧宝库的钥匙。我认为所有追求成长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董菊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首席财务官


阅读《消极成瘾》对我而言是一次改变人生的体验。这本书帮助我识别并理解了一直阻碍我实现目标和获得幸福的消极自我对话及行为模式,书中提供的实用工具和技巧使我能够有效管理压力,重新与内心感受建立联结,并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现在的我更加自信,具备了战胜消极情绪的能力,准备好迎接充满快乐和满足感的人生。

——梁戈碧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


谢莉博士的《消极成瘾》像一位温和的朋友,揭开了我们如何被内心的“我不配”“我做不到”悄悄困住的真相。她不指责你的消极,而是用真实的故事和实用小工具,帮你纠正自我否定的习惯,比如在搞砸事情前问自己一句:“这真是事实吗?”这本书太有启发力量了!

——洪廷安博士  德勤中国前副主席


《消极成瘾》凝聚了谢莉博士数十年帮助人们克服负面思维的经验,这本书充满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深刻的洞见,能够带来真正的改变。作为接受过她培训的教练,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本书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李迈之  霍尼韦尔前亚太区首席商务官


展开
精彩书摘

01  消极成瘾


你有没有过下面这些想法?


• 放弃一段关系,只因你认为对方的能力和水平与自己相去甚远。

• 放弃一个工作机会,因为你害怕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 放弃一项运动挑战,因为你恐惧失败,不能坚持。

• 放弃尝试一件新事物,因为你不愿在众人面前显得愚蠢和尴尬。

• 放弃购买一件昂贵的艺术品,因为你怀疑自己的品位。

• 放弃减重的目标,因为你觉得自己缺乏毅力。

• 放弃规划一个假期,因为你担心某些紧急情况会打乱你的行程。

• 放弃买一辆心仪已久的汽车,因为心里一直在纠结价格。


如果你曾在这些时刻选择放弃你的愿望、希望或梦想,那么请参与我们的小测试。这是一个自我评估的工具,旨在帮助你揭示内心深处的思维模式,让你更清晰地了解自己。读完本书后,你将掌握如何改变旧习惯和行为的策略,通过清晰的步骤逐步养成新的好习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场“消极成瘾者测试”的旅程吧。


你是否有“消极成瘾”的倾向?

来看看表 1-1 所列举的问题,帮助你了解自己的状态。


表1-1 “消极成瘾”倾向自测表

1. 早上起床时你是否觉得很难?

2. 你是否常常想起过去的失败?

3. 你是否习惯性地考虑最坏的结果,以防万一?

4. 听到好消息时,你会担心坏消息会随之而来吗? 

5. 当别人问你想要什么时,你是否常常回答“我不知道”?

6. 你会不会在别人询问你想要的东西时说“无所谓”?

7. 你是否因为过去的错误而不敢尝试新事物?

8. 想到伟大目标时,脑海中是否有声音在说:“你做不到”?

9. 你对自己的“待办事项”清单感到无聊或没激情吗?

10. 你是否经常挑剔自己做的小事?

11. 你是否注意到内心有声音在贬低你?

12. 你有没有因为一直没完成任务而批评自己?

13. 你很难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高兴吗?

14. 想到目标时,内心是否有声音在质疑你?

15. 当朋友夸奖你时,你会敷衍地回应吗?

16. 照镜子时,你会在意自己的皱纹和白发吗?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你觉得自己能否实现以下梦想?

17. 拥有理想的家?

18. 拥有理想的关系?

19. 赚到想要的钱?

20. 拥有自己梦寐以求的身材?

21. 有一份自己喜欢并觉得充实的工作?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你是否经常对自己感到生气……

22. 因为花钱太多?

23. 因为吃得太多?

24. 因为喝酒喝得太多?

25. 因为没有合理利用时间?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你是否经常产生以下情绪……

26. 对自己或他人感到愤怒?

27. 对生活中的事物普遍感到焦虑,还是只对特定事情感到焦虑?

28. 有时不知道该怎么做?

29. 对任何事情都(或无缘无故地)感到抑郁?

30. 经常犹豫不决?

31. 感到不耐烦?

32. 没有安全感?

33. 感到孤独?

34. 常常后悔?

35. 不开心?

36. 感觉不被爱?

37. 经常担心?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你是否很少感到……

38. 平静?

39. 有能力?

40. 确定性?

41. 胜任?

42. 有信心?

43. 热情?

44. 开心?

45. 享受?

46. 被爱?

47. 乐观?

48. 强大?

49. 满意?

50. 经常工作却很少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 是 □ 否


请先将“是”的答案相加,再将“否”的答案相加。



“消极成瘾”倾向自测评分

为了了解你是否有“消极成瘾”的倾向,结合表 1-1,请像以下这样给自己打分:

第 1 ~ 16 题,每回答一个“是”,计 2 分;

第 17 ~ 21 题,每回答一个“否”,计 2 分;

第 22 ~ 50 题,每回答一个“是”,计 2 分;

计算你的总分,并参考下面对应的得分范围说明。


0 分:恭喜你!你有很强的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过着健康而充实的生活,没有消极情绪成瘾。

1 ~ 24 分:你有轻微的消极情绪,但不必太担心。使用这本书中的工具,特别是每天的感恩练习,你会过上更精彩的生活。

25 ~ 40 分:你有一定的消极情绪,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处理及时,解决问题会比较容易;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影响你的自我形象和心理健康。

41 ~ 60 分:你需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关注,你可能会变得更加消极。需要每天积极行动,通过记录、写日记和感恩练习来改善这种状况。

61 ~ 80 分:你正处于危险区域,不能再忽视这个问题。你的状况很严重,消极情绪已深入你的思维和感情中。请阅读这本书,按照建议的方法来转变你的心态。

81 ~ 100 分:你经常陷入消极情绪,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你的消极情绪已经非常严重,不能再忽视了。消极情绪是如此微妙,以至于你几乎没有注意到它,它弥漫在你的思想和感情中。仔细阅读这本书,跟着练习,把相关原则融入你的生活。立即开始!伴随积极自我形象的新生活正在徐徐展开,充满着对生活的肯定。


在评分后,你可能会有三种感受:一是感到沮丧;二是忧虑自己的状况,担心是否有可能改变这种消极的心态;三是对找到解决方案感到兴奋。当得知有一本书正是为了解决你的困扰而写时,你可能会因为有了朋友的支持和指导而感到一丝兴奋,看到了逐步克服消极成瘾倾向的希望。

如果你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几乎每天都会经历内心的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我能”的声音和“我不能”的声音不停地在你心中交战。

想象一下,你坐在台下,看着一位演讲者或者表演者,心里想着:“我也能做到!我能比他做得更好!如果有机会,我绝对会表现得更棒!”这就是你内心中那种自信的一面:它渴望展现自己的能力,交朋友,面对挑战;它相信自己可以掌控生活,充满独立和信心,几乎没有怀疑和迷茫。

然而,这只是你内心的一部分。如果只有“我能”这一面,生活可能会简单得多,但事情并没有那么容易。生活中,你可能会听到一种与“我能”截然相反的声音,它劝你放弃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我不能”的声音,它主要是出于保护,想避免你遭受尴尬或羞辱。它告诉你“你做不到”,并让你觉得许多事情超出了你的能力。这部分的声音源于恐惧和自我怀疑。

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学会管理内心的“我不能”,同时培养强大而稳健的“我能,我行”的信念。这个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消极成瘾是一种无法掌控和主宰自己生活的状态。如果你是一个消极成瘾的人,你很早就知道,你需要通过受伤、生病、迟到、把房间弄得一团糟、说谎、惹麻烦和表现得难以相处来获得关注,而不是通过听话、守规矩得到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不断重复,让你内化出了一个动机系统,由此你从消极行为中得到的关注远多于从积极行为中得到的。

这种消极成瘾的倾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生理、情感和心理。这些体验深深扎根在你的内心,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被强化。因此,打破这种循环需要时间和努力,但这是值得的,因为它能帮助你走向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丹尼的消极成瘾表现

丹尼是个挺招人喜欢的中年大叔,总是笑眯眯的,跟谁都热情打招呼:“你好吗?”他那灰褐色的头发和瘦小的身材,让他看起来就像个隐形人。他说话的时候特别谦卑,还带着点鼻音,你得使劲听才能听清。虽然他看起来挺快乐的,但你总会怀疑他的那些笑容是不是装出来的。

有一天早晨,我们聊了聊真心话。丹尼跟我说:“有些日子我醒来后感觉特别好,但有些日子我就焦虑得不行,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对什么都害怕。这种情况没什么规律,有时候醒来心情好,有时候又糟糕透顶。在我还没醒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今天会是啥样。好像也没什么东西能导致我情绪变化,但就是有时候醒来后心情特别差。”

我知道丹尼在说什么,理解他的感受。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他的大脑可能缺乏一种叫作血清素的物质,这会导致产生消极情绪。过去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种“药丸”,希望它能给人提供专注力和积极的能量,而且没有副作用。最近,我终于找到了一种能够改善血清素水平的草药,我每天都会服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给我发邮件,地址是 office@ themms.com,邮件标题写“克服消极情绪的小金药片”即可。

如果一个人长期被消极情绪所困扰,那么他就需要有愿望、动力、信念和努力来改变这种状态。在这本书里,我会与大家分享一些技巧和工具,帮助你克服消极成瘾。但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愿意并努力每天都去实践,甚至可能需要一辈子的坚持。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钢琴家,并在音乐会上演出,你不会只在演出前一天才开始练习。你会每天都练习,为这个重要的时刻做好准备。当演出那天到来时,你会感到自信,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付出了努力。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动力,但真正的问题是:你是否真的愿意努力去改变现状?

许多人害怕自己无法改变,他们觉得自己是习惯的囚徒,认为自己太老、太懒或太固执。但如果你有这样的担忧,就要停止这种想法。养成一个新习惯至少需要一个月的坚持,而改掉一个旧习惯则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需要耐心,变化不会立刻出现,但它确实会发生。记住,一切皆有可能,只要你有愿望、动力、信念和努力。

你需要耐心和坚定的决心,理解他人并不轻言放弃,同时还要有同情心和毅力。这是一种全新的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方式,虽然并不复杂,但需要付出努力。如果你心中有疑虑,那也没关系。试着打开你的心灵之门,迎接无限的可能性吧!

这是一段探索内心世界的旅程,它将帮助你更深入地认识自我,并找到能实现真正持久改变的关键。


醒来面对战争

我问丹尼,他上次醒来后感觉很糟糕是什么时候。他说: “前一晚我上床睡觉时还好好的呢,结果一觉醒来,天都亮了,我却跟被搅浑的水一样,乱成一团。”

“什么意思啊?”我追问道。

“就好像我被攻击了一样。我觉得自己像在躲避子弹和导弹似的,还没等我下床呢,它们就‘嗖嗖’地往我头上砸。”

“丹尼,这种攻击是什么样的?”我小心翼翼地问。

“焦虑、恐慌、害怕……我被一群战斗机飞行员从各个角度俯冲轰炸。我心情很好,面带微笑地上床睡觉,结果一觉醒来就身处战区之中!”

“告诉我,战斗机飞行员对你说了什么?”我试探着问。 “他们先是说我的投资出了问题,然后又说我和女人的关

系,最后开始攻击我的年龄。这实在太可怕了。毕竟,我对自己的年龄无能为力。”丹尼说着,连连摇头。

“你能告诉我他们说了些什么吗?”我催促道。

“要忘记那些话真的不容易。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一觉醒来我就在战争中了。我记得的第一个声音是: ‘你的那些投资真是糟透了!你知道你损失了多少钱吗?别人都在房地产上赚翻了,而你呢,却把自己的财产亏得一塌糊涂。我真不敢相信,你竟然没预见到这一点。泡沫肯定会破的,但你太贪心了。你早该知道的,你的钱再也回不来了。以你的年纪,也赚不回来了。你会一无所有,甚至无家可归,那谁还会要你?你就是个失败者,永远都不会成功!’”说着,丹尼垂下了头,然后突然又抬起头来说:“我真的觉得自己受伤了。太可怕了!”

听完丹尼早上醒来后的故事,我算是明白了他的问题所在。丹尼啊,他就是那种特别消极的人。在他心底深处,住着一个特别刻薄的小人儿,完全跟他对着干。更糟糕的是,这种机制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范围,不知不觉间,他就陷入了“消极成瘾综合征”。


“我能行 / 我不行”游戏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面性,就像心里住着两个小人儿—— “我能行”和“我不行”。这两个小家伙老是在争夺地盘,看谁能占上风。通常,当你想挑战自己,要去实现一个大目标或者冒一个大风险的时候,“我不行”那个小家伙就蹦出来了,它开始劝你,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别去冒这个险。它其实是想保护你,不让你失望,不让你输得太惨、做得太差。它觉得,如果你不去冒太大的险,那就不会太失望,就算失败了,也不 会摔得太疼。所以,它总是希望你稳稳当当的,别去冒险。

 这个“我不行”的小家伙,有时候它不只是保护你,还会变得特别挑剔,开始批评你的梦想,告诉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是不管它,让它肆意妄为,它就会控制你的生活。它会决定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拥有什么、不能拥有什么。因为它老是从匮乏和限制的角度出发,所以它老是告诉你,你做不到,你也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它会把你困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以确保你的安全和易于掌控。这样一来,你就得忍受它的“消极攻击”了。


消极成瘾的四种表现形式

我根据 40 多年来见过的各种消极成瘾的人,给他们进行了分类,贴了标签。由于消极成瘾者的态度和想法往往会通过他们的言行表现出来,所以不同类型之间可能会有重叠。

首先说说态度消极成瘾者,他们已经是成功人士,但内心其实很无奈,总感觉自己被推动着走。他们是最不容易被发现的消极者,因为从外表上看,他们好像很轻松、很成功,但实际上,他们心里可能并不这么觉得。这个群体里有三种类型的人:完美主义者、“永远不够好”的人和“苛刻”的监工。

然后是行为消极成瘾者,他们可能会奋不顾身地去追求成功,但往往就是成功不了。他们努力得你都不忍心去指责,但随处可见他们的自我诋毁。他们深陷在想法和行动的矛盾中,虽然一直努力,但就是摆脱不了那种行为模式。这类人包括拖延症患者、模式重复者和“永不达标”者。

再来说说心理消极成瘾者,他们老是自己鞭笞自己,念念不忘做过的事或说过的话,耿耿于怀。他们对自己非常严格,不分青红皂白,老是用批评、批判、失败论和精神虐待来盯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心理消极成瘾者包括:吹毛求疵者、热衷攀比者、追悔过去者和否定“快枪手”。

最后是言语消极成瘾者,这种人说话总是充满无助感、无望感,让人觉得不可救药。他们对自己也对别人,以及对环境和地点,都喜欢发表负面言论。神奇的是,他们丝毫不知道自己在说消极的话,还以为自己在准确地报告事实呢。言语消极成瘾者包括习惯性抱怨者、设置陷阱者、末日论者,还有最明显的悲观主义者。


表1-2  消极成瘾者的类型

顽强自我驱动的成功者

(态度消极成瘾) ·完美主义者

·“永远不够好”的人

·“苛刻”的监工

勤奋努力有望成功者

(行为消极成瘾) ·拖延症患者

·模式重复者

·“永不达标”者

习惯性自我伤害 / 责罚者

(心理消极成瘾) ·吹毛求疵者

·热衷攀比者

·追悔过去者

·否定“快枪手”

无望无助、无法改变者

(言语消极成瘾) ·习惯性抱怨者

·设置陷阱者

·末日论者

·悲观主义者


态度消极成瘾者

态度消极成瘾者是那些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人。他们内心深处不相信自己能够真正享受生活,常常抱着一种消极的心态。他们的心态往往是“失败论”,总是设定过高的期望,或者觉得自己无论多努力都达不到标准,内心总是有个无底洞,很难填满。

态度消极成瘾的表现有三类:完美主义者、“永远不够好”的人和“苛刻”的监工。


1. 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经常徘徊于好消息和坏消息之间。他们的期望值非常高,很难让自己完全满意,因为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不完美的。他们的高期望值会让人抓狂,一旦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就会极度不满。

道恩是一位身材挺拔、衣着得体、头发一丝不乱的商务主管。当他走进我的办公室时,他洋溢出热情的笑容,并坚定地和我握手,传递出似乎是排练过的自信和控制感。

“我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但我的未婚妻罗宾说,可以和你谈谈转型和职业变化。我很清楚我想要什么,然后规划,我想要的都能实现。”

“那你想要怎样的转型或职业选择呢?”我颇感兴趣地问道。

“嗯……我从事的是计算机行业,然而是时候做出改变了。我想去做餐饮业。”他颇有些不以为然地说。

“告诉我你为什么想退出计算机行业?”我问道。

“我已经受够了,该学的我都学过了。”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带着坚定自信的神情。我被他的话弄糊涂了,而且观察到他的神情和他说话的方式有些不搭。我想了解更多,于是问道:“你的意思是,你已经受够了计算机?”

“我现在不工作。你看,我的运气一直不好,总是和白痴一起工作。他们做不好工作。我试着教他们,让他们把事情做对,但他们都没救了。而这对我来说很容易,所以我通常都是自己动手。”他自豪地说。

“你是辞职了,还是被解雇了?”我非常直接地问道。

“这是双方的决定。我的老板说我没有团队精神,正好我也准备离开,所以我们就这么说定了。”他说话的样子好像很客观。

“过去五年你做过几份工作?”我问。

“四个。你看,我学得很快,然后就厌倦了。我喜欢学完之后就继续前进。”他避重就轻地说。

在我询问道恩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不仅是个独行侠,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他很难接受别人的缺点。

完美主义者追求的是完美,任何不完美的东西在他们眼中都是不可接受的,他们对自己和身边的每个人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好的一面是,你总能从他们那里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但坏的一面是,想让他们满意并不容易,甚至有时几乎不可能。对他们来说,不完美是完全不能容忍的,这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由于很少有人能够始终做到完美,完美主义者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更优秀,但最终却感到孤独。他们心里默默想着:“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自己。”

显而易见的问题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是一个消极狂呢?”如果你深入探究完美主义态度的基础,几乎总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完美主义者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被发现瑕疵,害怕自己不够格。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人也会有消极情绪呢?完美主义者就像是穿着盔甲的战士,外表看起来坚不可摧,其实内心往往隐藏着一种深深的恐惧。他们老是在担心自己不够好,老是在害怕,生怕一不小心就露出了破绽,有着强烈的不配得感。这种心理困境如同永不停歇的自我审查程序,持续制造着认知扭曲的负向循环。


2. “永远不够好”的人

“永远不够好”的人与完美主义者有所不同。他们总是给自己设定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无法实现的目标和期望。这样的期望让他们不断感到压力,似乎无论多努力都永远达不到理想的状态。

这种内心的动力其实是来自对自己的苛责,导致他们不断感到失望和沮丧。尽管他们在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但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无法真正享受生活中的成就。这样的心态不仅让他们难以快乐,也让他们陷入了消极的循环。


* * *

30多岁的乔治,那位英俊潇洒、性格开朗、事业有成的餐馆老板,其实心里头藏着一头永远喂不饱的小怪兽。这头小怪兽,就是他那永无止境的不满足感。

一周七天,从早到晚,乔治的餐厅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顾客们争先恐后地想要品尝他餐馆里的那些美味佳肴。可是乔治却总是皱着眉头,心里头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好。

他会因为一个员工迟到了几分钟而唠唠叨叨,会因为一件制服上的小褶皱而耿耿于怀,甚至会因为厨房里某个操作步骤的小细节没做好而下意识地紧锁眉头。在他眼里,似乎永远都没有“完美”这两个字。

乔治的观点很明确:“永远都不够好!”这句话就像是他人生的座右铭一样。跟他一起工作的人,对他真是又爱又怕:爱他的才华横溢,怕他那永远追求完美的苛刻态度。因为他几乎注意不到别人哪里做得好,总是盯着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瑕疵不放。

在他看来,出色的食物、顾客满意度爆棚、忠诚的顾客一大把、尽职尽责的供应商、黄金地段的好位置,还有那种让新顾客源源不断被吸引过来的良好氛围——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稍微有点小疏忽或者小错误,就会让他觉得整个世界都黯淡无光了。

所以,无论乔治和他的团队怎么努力拼搏、怎么创新突破、怎么加班加点地干活儿,到头来还是那句话——显然都不够好。这可真是让人头疼不已啊!







展开
目录

推荐语

中文版序

序  言

01 消极成瘾

02 一切是怎么演变成今天这样的?

03 压力与成瘾行为

04 感受还是不感受

05内心的声音

06 保持警醒

07 自我批判综合征的解药

08 关键时刻的应急工具

09 倾听内心的智慧

10 实现内心的宁静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