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精)
0.00     定价 ¥ 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337104
  • 作      者:
    作者:王东京|责编:罗亚洪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东京,经济学家、教授,曾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长期担任中央党校省部级、地厅级干部班和中青年干部班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欢迎。

2000年前后撰写的“与官员谈”系列丛书在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中反响强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近千篇;著有《经济学笔谭》《经济学反思》《经济学分析》《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王东京经济学讲义》《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经济学底层逻辑》《改革是一连串事件》《通向繁荣之路》等专著2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勾勒过去300年间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兴衰,展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如何在战争、危机、技术革命中寻找生存与突围之路。

在本书中,你会看到:英国如何通过工业革命抢占先机,又如何在金融与福利的双重夹击中失去优势;美国如何从一个农业国家蜕变为科技霸主,又如何在债务、通胀与货币霸权之间反复试错;德国如何走出战败与分裂,在“社会市场经济”中重建秩序;日本如何凭借技术战略一度成为“亚洲奇迹”,却在泡沫崩溃后陷入“失落的三十年”……这不仅是对欧美经济模式的透视,更是对未来世界格局的一次深度预判。

本书不仅是一部写给今天读者看的西方世界经济简史,更是一面照见现实的历史之镜。它既帮助我们以史为鉴,洞察经济运行的规律,看清大国兴衰的规律,更为理解当下世界变局、国家战略,以及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照,帮助我们从历史中找到未来可依的方向与确定性。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美国领跑20世纪

第1 节 农业立国与工业立国 003

汉密尔顿“四味药方” 004

杰斐逊“三板斧” 006

重回“汉密尔顿路线” 007

第2 节 爆发南北战争 008

绕不开的“死结” 009

南北经济差异 010

颁布《解放宣言》 011

第3 节 工业化狂飙突进 013

广纳天下人才 013

以地换路 014

鼓励移民 015

成为头号工业强国 016

第4 节 罗斯福新政旋风 017

拿金融体系开刀 017

通过《农业调整法》 019

鼓励自由竞争 020

推行赤字预算 021

第5 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022

特里芬难题 022

美元荒变美元灾 023

美元与黄金脱钩 025

第6 节 陷入滞胀泥潭 026

冻结工资、物价 026

尼克松走得更远 028

收入政策寿终正寝 029

第7 节 里根改弦易辙 030

大幅度全面减税 031

缩减开支、放松管制 032

执行“单一规则”货币政策 033

第8 节 科技独领风骚 035

克林顿的应对 035

抢占科技制高点 037

繁荣与隐忧并存 039

第二章 英国风光不再

第1 节 告别重商主义 043

《航海条例》引起冲突 044

《国富论》鸣锣开道 045

成为自由贸易国家 047

第2 节 工业革命一马当先 048

两次“圈地运动” 048

殖民掠夺积累资本 050

技术创新火车头 051

第3 节 打造世界金融中心 052

英格兰银行拉开序幕 053

银行、保险并驾齐驱 054

规范证券市场 055

实行金本位制 056

第4 节 回归自由经济 057

货币主义试验 058

开源与节流 060

改革劳资关系 061

第5 节 私有化浪潮 062

两次国有化运动 062

私有化步步为营 064

严格监督垄断私企 065

第6 节 福利制度毁誉参半 066

福利体系包罗万象 067

政府骑虎难下 068

前景不容乐观 070

第三章 德国后来居上

第1 节 普鲁士农业改革 075

容克地主的“黄金时代” 076

施泰因出师不利 077

地主变身资本家 079

第2 节 国家走向统一 080

关键一步:关税改革 081

全国关税同盟 082

经济统一促政治统一 084

第3 节 科教兴国战略 085

尊师重教传统 085

高等教育造就顶尖人才 087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088

第4 节 战时经济灾难 090

希特勒发动二战 090

战时经济管制 092

经济全面崩溃 093

第5 节 走第三条道路 094

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095

大刀阔斧取消管制 096

政府只当裁判 097

第6 节 银行独立步履维艰 099

马克变成废纸 099

福克重获重用 101

银行大显身手 102

第7 节 东德西德统一 104

东德引进苏联模式 104

柏林墙被推倒 106

经济体制转轨 107

第四章 法国负重前行

第1 节 贸易战短兵相接 111

围堵英国经济 112

贸易政策转向 113

设立最惠国待遇 115

第2 节 “金同盟”昙花一现 116

法郎严防死守 117

经济全面衰退 118

被迫改弦更张 120

第3 节 国有化浪潮 122

三次国有化 122

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123

退出竞争性行业 124

第4 节 优先发展农业 126

推动土地集中 127

推广机械化、专业化 128

合作社应运而生 129

第5 节 国土整治战略 131

国土整治令 132

工业分散政策 133

工业结构改革 135

第6 节 失业痼疾难医 136

密特朗行差踏错 137

多米诺骨牌效应 138

失业率仍然偏高 140

第五章 意大利奋力追赶

第1 节 关税大战闯祸 145

风水轮流转 146

与法国交恶 147

赔了夫人又折兵 148

第2 节 在逆境中求生 150

墨索里尼雪上加霜 150

工业二重结构 152

经济总量超过英国 154

第3 节 国家参与制 155

伊里公司临危受命 156

危难之处显身手 157

敢问路在何方 159

第4 节 中小企业王国 160

不受待见的“孩子” 161

能源危机中转运 162

轻型工业化战略 164

第5 节 南部大开发 165

南部先天不足 166

实施“三大战役” 167

南北仍存在差距 169

第六章 加拿大行稳致远

第1 节 建国初举步维艰 173

被逼无奈的选择 174

麦克唐纳出手不凡 175

太平洋铁路贯通 177

第2 节 农业遭受重创 178

世界最大粮仓 179

小麦经济陷入困境 180

结构调整转型 182

第3 节 金融兼容并蓄 183

借鉴英国模式 184

参照美国模式 185

国际化提速 188

第4 节 引进外资 189

外资双刃剑 189

处处受制于人 191

颁布《外国投资审查法》 193

第5 节 重启门户开放 194

马尔罗尼“新战略” 195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6

管大放小 198

第七章 俄罗斯愈挫愈勇

第1 节 土地与自由变奏 203

废除农奴制 204

农民被剥夺 206

斯托雷平改革 207

第2 节 新经济政策 208

战时经济政策 209

新经济政策以退为进 210

成效彰显 212

第3 节 高速工业化 213

重工业压倒一切 214

农、轻、重失衡 215

推行计划体制 217

第4 节 苏联解体 218

赫鲁晓夫摇摆不定 219

“利别尔曼建议” 220

加速发展战略 221

第5 节 休克疗法 223

盖达尔投其所好 223

政府频频失算 225

宣告失败 226

第6 节 多难兴邦 228

切尔诺梅尔金胸有成竹 228

基里延科下台 230

普里马科夫大破大立 231

普京崭露头角 232

第7 节 经济全面复苏 233

强化中央权力 234

制定长远规划 235

改善投资环境 236

第八章 日本经济神话

第1 节 明治维新 241

照搬欧美 242

官营走不通 244

颁布《处理官营企业条例》 245

第2 节 超欧赶美 246

赶超战略 247

产业政策发力 248

日本经济模式 250

第3 节 科技战略 251

高增长的秘密 251

引进、消化、改进 252

播种型战略 254

第4 节 迈向现代农业 256

组建农协 256

专业化集约经营 258

对接大市场 259

第5 节 应对老龄化挑战 261

三大支柱 261

西方养老模式 263

居家养老模式 264

第6 节 失去的30 年 265

祸起“广场协议” 266

泡沫急剧膨胀 267

痛定思痛 26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