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戳脚/武藏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964490
  • 作      者:
    编者:陈青|责编:朱晓峰|总主编:郭玉成
  • 出 版 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内容介绍
  《戳脚---武藏(三)》介绍了戳脚这一传统武术拳种的概述、拳理、歌诀、功法、套路及实用技法等内容。戳脚又名“九转连环鸳鸯脚”,强调腿法的运用,具有“脚踢七分,手打三分”的技击特点,被誉为“北腿之杰”。其历史源流可追溯至宋代,与《水浒传》中武松、鲁智深等人物的武术技法描写密切相关,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戳脚在北方广泛流传,成为“南拳北腿”中北腿的代表之一,具有阴阳相济、内外相合的技击理念,展现了北方武术的豪迈风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戳脚概述
  戳脚又叫“九转连环鸳鸯脚”。“九”指戳脚拳套路分为九趟,一个套路为一趟,每趟可以单独演练,也可以连起来相互穿插演练。“转”是每趟起势的“转趾式”,此式是戳脚经典动作衍生出各种复杂的动作。比如,贯穿在套路当中的“转趾步”就是一种静中寓动的步型与步法。“连环”是各招各式有序衔接,衔接顺畅的套路步步带腿,一步一腿,连环相扣。“鸳鸯脚”是阴阳相济之意,动作有左有右,左发右随,成双配对,如鸳鸯形影相随。戳脚技法,注重象形取意,讲求左右开弓,多点击打,其套路多以左发右随式组合习练为主。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戳脚很好地诠释了这种说法,戳脚因强调腿法的运用,有“脚踢七分,手打三分”之说,追求“拳打六路,脚踢八方”,形成了“手为先锋,脚为主帅”的技击理念,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如拳谚所云:“手去脚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在实战时,手脚配合运用,被誉为“戳脚三只手”。 
  戳脚起源和发展多在北方,逐步成为北方人钟爱的拳种之一。戳脚简洁的技 法、遒劲的拳势折射出了北方人的豪迈性格。从拳种的技术结构和风格特点来看, 创拳理念与练拳规范都十分讲究阴阳相济、内外相合、神形兼修,蕴含着和合相生的传统文化底蕴,无愧为中国武术中杰出的代表性拳种。 
  戳脚因历史悠久,技法独特,而成为武林中的翘楚,有“山东查,直隶戳”之称。又因其最初主要在北方一带广为流传,更冠有“北腿之杰”的美誉,与擅长手法的南方拳种相呼应,始终雄踞“南拳北腿”的地位。
  说起戳脚,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片段:“……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这就是武术所用的“玉环步”“鸳鸯腿”。这种技法在作者撰写小说之前就已经广泛流行于民间,否则这类技法难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当然,也可能是戳脚的技法命名借用了名著中家喻户晓的故事,将武松所使用的动作名称作为戳脚技法的名称。无论如何,都可以从中看出,戳脚有着一定的历史积淀,在中国传统武术大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传统武术特色鲜明的拳种。
  第一节 戳脚的历史源流
  戳脚的起源缺少详细的史料记载,多为民间传说。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戳脚的缘起考证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据现有的资料分析,戳脚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据传,戳脚由宋代道士邓良所创,当时称为“九转连环鸳鸯脚”。后传于周侗,周侗再传于卢俊义、林冲、武松、鲁智深、岳飞等人。比如,人们常认为戳脚、翻子拳中的岳氏散手就是岳飞所创流传至今。文学源自生活,高于生活,文学中的素材大多在生活中有现实基础。小说《水浒传》中有关武术技法的描述与戳脚、翻子拳的技法非常相似。第三回,“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要来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第十七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鲁智深道:‘叵耐那撮鸟,连输与洒家两遍,那厮小肚上被俺一脚点翻了,却待再要打那厮一顿,结果了他性命,被他那里人多,救了上山去,闭了这鸟关。由你自在下面骂,只是不肯下来厮杀。’”描写有鲁智深以脚“点翻”邓龙的情节。“点”是戳脚腿法中较独特的技法,泛指以足尖攻击对方,这就是戳脚上下相随的“点脚”腿法。《水浒传》第二十九回,“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此乃武松生平之绝学。”武松醉打蒋门神用的是“玉环步,鸳鸯脚”腿法。这些例子表明戳脚中的技法在宋代已存在,所以小说中才会有这么多相关的记载。民间流传于世的“武松拳谱”整理记录了与武松有关的套路,最为出彩的一套是“鸳鸯脚”,这个套路主要表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鸳鸯脚拳法,拳谱中艺术化地描绘了武松“鸳鸯脚”的技法。无独有偶,鸳鸯脚是戳脚的一个动作名称,这个动作形似鸳鸯,“前探掌”似鸳鸯头的羽冠,“后撩脚”像鸳鸯上翅的尾巴,因此称之为鸳鸯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戳脚概述 (1)
第一节 戳脚的历史源流 (2)
第二节 戳脚的源起与传承谱系 (6)
第三节 戳脚的发展现状 (9)

第二章 戳脚拳理 (12)
第一节 戳脚拳理介绍 (12)
第二节 戳脚功法特点 (18)
第三节 戳脚技术风格与特色 (22)

第三章 戳脚歌诀 (30)
第一节 武术中的歌诀 (30)
第二节 戳脚歌诀 (31)
第三节 阴手枪歌诀 (38)

第四章 戳脚功法 (43)
第一节 戳脚功法概述 (46)
第二节 戳脚功法练习 (48)

第五章 戳脚拳术套路 (56)

第六章 戳脚器械套路——阴手枪 (83)

第七章 戳脚实用技法 (112)
第一节 踢法 (113)
第二节 打法 (118)

跋 (123)

后记 (12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