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交互设计(思维与方法)
0.00     定价 ¥ 8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2692300
  • 作      者:
    编者:王军锋|责编:杜杨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军锋,博士,深圳技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系统的交互设计、用户体验和人因工程。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等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4部;获授权专利40余项。完成华为、OPPO、汇川、美的、长虹等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20余项。受邀在交互设计、体验设计、人因工程/人类工效学相关学术会议作报告20余场。
  设计作品获得红点奖、美国星火奖(Spark)铂金奖、韩国K设计奖特等奖、美国IDA设计奖铜奖、意大利Adesign国际设计奖银奖等。
  主要社会兼职:
  工信部用户体验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用户体验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用户体验师资培训专家。
  国际用户体验设计大赛评委,UXPA论文集编委。
  深圳用户体验设计协会副会长。
  ISO/TC 312 Excellence in service及ISO/TC159 Ergonomics委员。
  全国人类功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7)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交互设计:思维与方法》从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简史出发,详细阐述了交互设计的方法、流程与策略,帮助读者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在夯实理论基础之后,《交互设计:思维与方法》结合交互设计工作的具体环节一步步展开指导,包括任务流程分析与设计、信息架构设计、界面布局设计、交互原型构建、交互设计评估,全方位展示交互设计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书配有丰富的案例与图表,方便读者加深理解。
  《交互设计:思维与方法》可作为院校交互设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界面设计、产品设计等设计领域从业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概述
  1.1 交互设计的出现 2
  1.2 交互设计的概念 3
  1.3 相关概念 4
  1.4 人机交互发展简史 8
  1.1 交互设计的出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它催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这标志着人类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以前,机器和其他人工系统基本上只能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人使用机器的方式比较直接,即人力直接作用于机器的操纵部件(如推杆、旋钮、按钮等),然后通过肉眼观察(视觉)、听取声音(听觉)或感受振动(动觉)获取机器的状态信息,进而基于相应的操作知识判断是否达到操作目的。在此过程中,机器仅呈现少量信息,向操作者表明人工系统的状态,用户并不直接对信息执行操作,而是基于特定的知识,利用这些信息判断系统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而制定操作决策,展开下一步的操作。
  1945年现代电子计算机出现,它与之前机器的最大差别在于可以帮助人们完成部分脑力劳动,即信息的处理。由此,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性成为计算机研发的重要方向,最终孕育出人机交互(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HCI)这一研究领域。从打字机移植而来的键盘提高了人们输入文字到计算机的速度。1963年,道格拉斯博士(Douglas C.Engelbart)设计出鼠标最初的原型,并于1968年12月9日制成世界上第一款“鼠标”,这一人机交互设备沿用至今。1972年,第一台带有显示屏幕的计算机出现后,关于计算机显示技术和图形学的研究迅速发展。梅尔祖加·威尔伯茨(Merzouga Wilberts)于1980年提出的WIMP(Window,Icon,Menu,Pointer)界面范式直至今日依然应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依赖计算机硬件存在,而本身没有实体形态的软件产品(software)。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ID)的工作对象从原有的纯实体产品扩展到包括软件的实体产品,甚至纯粹的软件产品。世界著名工业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之一,比尔·莫格里奇(BillMoggridge)在1984年提出“软界面”(soft-face)一词,用于描述把包含软件的实体产品作为主要对象的工业设计活动,并于次年和比尔·弗普朗克(Bill Verplank)一起提出“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IxD)一词,用以表示“设计交互式数字化产品、环境、系统和服务的活动”。除了关注数字化之外,交互设计在开发物理实体产品、探索人与之互动的可行方式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从人类造物的历史沿革来看,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孕育了新技术,新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催生出新的人造物类型,而设计正是协调新型人造物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创造性活动。如图1-1所示,设计活动经历了从早期针对纯手工制品的手工艺设计,到针对机械化生产产出的工业产品的工业设计,再到针对“无实体形态”的数字化产品的交互设计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沿革来看,可以说IxD是ID的一个分支,但两者的设计对象有着巨大的差异。实体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加工材料、加工工艺、包装、运输等问题;软件产品设计则需要考虑开发语言、信息显示技术、信息组织架构、信息呈现方式、运营和盈利模式等问题。
  当前,嵌入式计算、传感器监控、无线通信以及云计算等技术迅速发展,使控制能力、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可以深度嵌入物理过程和物理对象,实现物理设备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而催生了集计算、通信和控制于一体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CPS通过对物理环境和资源的动态感知、信息的实时可靠传输、数据的综合计算处理、物理过程的反馈循环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运行和管理,以智能化的方式主动向人类提供服务。CPS与人的交互关系区别于传统的人-计算机交互关系,这一对象的设计将是未来5~10年的热点。
  1.2 交互设计的概念
  1.2.1 定义
  “交互”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interaction”,该单词由拉丁前缀“inter-”和单词“action”合成。inter的含义是“在……间”或“在……的中间”,action指行为、动作过程。因此,interaction可以解释为两个以上对象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作用、影响的过程。如图1-2所示,人和机器的互动行为是双向的,也就是由参与交互关系的一方发起互动行为,另一方接收行为,然后处理,最后做出反馈。人机交互过程涉及单个或多个“相互作用过程”的循环,这一过程一般从人的行动开始,以机器的行为和信息呈现结束。
  交互设计的工作内容在于规划参与交互过程双方的行为、动作流程和信息呈现方式,以此提高交互行为的效能、效率和准确度,并使人在交互过程中以及之后都获得良好的体验。
  广义的交互设计涵盖所有能够与人互动的对象,如实体产品、包含各种类型构成要素的系统以及各种服务。狭义的交互设计特指针对各类硬件平台(计算机、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中的软件产品的使用流程、信息的组织形式、信息的输入和呈现方式展开设计,以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工作效率和体验的整个过程。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概述
1.1 交互设计的出现 2
1.2 交互设计的概念 3
1.3 相关概念 4
1.4 人机交互发展简史 8

第2章 交互设计方法与流程
2.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21
2.2 以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22
2.3 以情境为中心的设计 25
2.4 参与式设计 31
2.5 目标导向设计
2.6 用户体验要素 36
2.7 交互设计的工作流程 40

第3章 交互设计策略
3.1 CUBI用户体验模型 48
3.2 交互设计原则 56
3.3 为心智模型而设计 70
3.4 面向人机交互过程 77
3.5 诱发用户交互行为 80
3.6 呈现信息处理过程 89
3.7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 97

第4章 任务流程分析与设计
4.1 任务流程 105
4.2 层次任务分析 105
4.3 流程图 108
4.4 任务流程设计原则 117

第5章 信息架构设计
5.1 信息架构 127
5.2 卡片分类 128
5.3 亲和图法 132
5.4 层级结构 133
5.5 信息分类 134
5.6 信息的搜索和过滤 139
5.7 标签 145

第6章 界面布局设计
6.1 布局设计原则 147
6.2 网格系统 163
6.3 界面设计模式 165
6.4 界面布局的推理过程 178
6.5 信息图设计 182
6.6 文本设计 194

第7章 交互原型构建
7.1 交互设计原型 199
7.2 纸质原型 199
7.3 线框图 200
7.4 高保真原型 202
7.5 故事板 205
7.6 视频原型 207

第8章 交互设计评估
8.1 设计评估 209
8.2 纸质原型测试 212
8.3 启发式评估 212
8.4 自我报告式评估 213
8.5 眼动分析 217
8.6 A/B测试 22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