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景观研究先驱之作。
199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全球首次大型会议——“视觉、文化和景观”主题会议成果结晶,标志着该领域的学术探索和理论建构的开始。1997年,本书英文版由耶鲁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
★(2)汇聚17位跨领域权威学者。
汇聚了社会史、建筑史、美国研究、文化地理学和景观建筑学等领域的17位权威人士,来自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世界著名大学,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的视角来探讨文化景观的多重意义和价值。
★(3)概念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提出文化景观研究的概念体系与基本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促进了人类学、艺术史和文化地理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方法论创新。
★(4)呈现全球田野中的文化景观研究精彩个案研究。
从城市到乡土,从权力结构到文化冲突,本书深入探讨了景观如何在不同文化和社会结构中被构建和理解,以系统性的论述阐明:“日常环境的作用常被忽视与低估”,普通的、日常的景观值得研究,因为它们是文化意义和环境体验的熔炉。
空间和景观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对日常生活环境的了解如何加深对过去和现在文化生活的理解?本书源于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文化景观研究方面的全球首次大型会议——名为“视觉、文化和景观”的研讨会。在本书中,社会史、建筑史、美国研究、文化地理学和景观建筑学领域的17位权威人士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这一新兴领域的方方面面,展示了研究普通环境的多重意义价值。
本书首先由主编保罗•格罗思搭建了文化景观研究的框架,内容主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景观研究”,包括10章;第二部分为“评论和未来方向”,包括6章,对第一部分的研究进行总体评论,并展望景观研究领域的最新趋势;第三部分为“参考书目:文化景观研究的基础著作”,对本书主题涉及的参考书目进行详尽介绍。正文之外,还附有作者简介、索引、译后记等。
本书主要章节包括:詹姆斯•博切特关于美国克利夫兰郊区的社会分层研究;丽娜•斯文策尔对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圣克拉拉普韦布洛土著环境的讨论;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论述了乡土建筑的未来;鲁本•M. 雷尼关于美国葛底斯堡联邦军团纪念碑和纪念仪式的研究;多洛雷斯•海登关于城市景观史的回溯;丹尼斯•科斯格罗夫关于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奇观的隐喻;戴维•洛文塔尔对于欧洲景观转型的研究;理查德•沃克对于景观政治的讨论;罗伯特•B.莱利探讨了视觉和空间作为社会解释来源的问题和潜力等。
本书是文化景观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全球首次专注于文化景观研究的大型会议的成果,本书汇集了多学科权威人士的深刻见解,不仅为景观研究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跨学科平台,而且为理解空间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不仅探讨了景观作为文化表达的载体,还深入分析了景观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结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通过深入分析城市和乡土景观,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评价环境的有力工具,书中的案例研究和理论讨论,不仅增强了读者对过去和现在文化生活的理解,而且为未来的景观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通过这些贡献,本书在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占据了核心地位,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人来说,本书都是一本必读之作。
本书适合的读者领域包括社会史、建筑史、美国研究、文化地理学、景观建筑学以及城市规划等。此外,对于人类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学者和学生,本书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和理论框架。它也是政策制定者、城市规划师和环境设计师在实践中寻求文化敏感性和历史意识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