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象山是南宋理学完型时期最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理学程朱主流形态最有力的挑战者,这也使得象山心学呈现出了强劲的探索性,这种探索性不只反映于他的言语,更反映于他的整个生命。故而本书不仅在哲学建构层面对象山心学作出了精微辨析,更在实践层面、在南宋社会政治的大背景下对象山的人生践履作出了深入解读,以此实现对象山心学真实、丰富而又立体的领会,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南宋儒学广阔的生长空间与思想张力。
陆象山的心学上承孟子,下启阳明,是儒家心学传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本书主要围绕“立心”、“发明”、“辩学”三个主题,从“本心”与“实学”两个方面对象山心学展开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其中,“立心”是根本,包括“本心与认知格局及事和理”、“本心与实学及心学谱系疏证”、“本心与言语及注我注经”三章;“发明”是本心之发为实学,包括“读书法与解经法”、“《易》学与《春秋》学”、“易简工夫”三章;“辩学”是对主流及各种思想的回应,包括“攻朱子”、“辟佛老”、“训门人”、“仕宦生涯”四章。
引言1
第一部分立心
第一章本心与认知格局及事和理3
第一节空间定位与主体性的确定5
第二节时间标注中的价值内涵及其方法14
第三节心面向的事及其理23
第二章本心与实学及心学谱系疏证34
第一节本心与实学36
第二节孟子前后诸儒之病46
第三节孟子十字打开:存心与尽心58
第三章本心与言语及注我注经73
第一节尧舜之前何书可读78
第二节《六经》皆我注脚88
第三节我注《六经》99
第二部分发明
第四章读书法与解经法113
第一节读书法116
一、 自出精神与他批判117
二、 章分句断寻其意旨122
三、 抽绎诵咏便自心解127
第二节解经法131
一、 大纲提掇来,细细理会去131
二、 须当理会他所以立言之意137
三、 将尽信乎?抑其间有拣择142
第五章《易》学与《春秋》学149
第一节《易》学152
一、 归理于心154
二、 不有斯人不足以言象数159
三、 九卦之序的心学宗旨与归趣168
第二节《春秋》学172
一、 《春秋》大概是存此理173
二、 内惧于心178
三、 外恪于礼184
第六章易简工夫191
第一节立根本193
一、 文义轻而事实重195
二、 以立心统摄日用199
三、 立志203
第二节保养不替212
一、 存诚与寡欲212
二、 剥落净尽217
三、 收拾精神225
第三部分辩学
第七章攻朱子235
第一节共同体的内在竞争238
第二节问题的聚焦248
第三节思想性质与方法的判定258
第八章辟佛老271
第一节佛老不足以辟275
第二节何为异端283
第三节作为艺的禅学291
第四节释氏立教之病根299
第九章训门人311
第一节规模与气象314
第二节方法与风格326
第三节探索及其成败338
结语士宦生涯352
第一节士的培养357
第二节宦海沉浮368
第三节俯仰周旋只事天381
索引394
后记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