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书旨在提供钠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的新进展,分为上、下两卷,系统全面阐述了钠离子电池材料、表征与技术,提供了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全方位指南,助力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与产业化进程,推动储能技术创新发展。
2.本书覆盖了钠离子电池的材料、表征、应用、安全、商业化等相关内容,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执笔,内容系统,学术前沿。
(1)材料体系全面覆盖。聚焦钠离子电池核心材料,涵盖石墨、硬碳、合金负极,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普鲁士蓝正极,以及电解液、固体电解质等关键组分。通过对比分析锂/钠体系差异,揭示材料设计的科学本质,为突破钠电性能瓶颈提供理论支撑。
(2)前沿表征与理论深度结合。创造性整合X射线/中子散射、核磁共振、对分布函数(PDF)等表征技术,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与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原子尺度解析钠离子存储机制、界面演化及失效行为。书中详述原位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为科研人员提供“从现象到机理”的全流程研究范式。
(3)产学研融合导向。不仅涵盖实验室级材料探索,更延伸至失效机制、安全性评估、环境适应性及拓展应用场景(如高功率器件、海水电池)。通过剖析中科海钠等企业示范案例,架起基础研究与工程落地的桥梁,助力读者把握技术商业化脉络。
3.本书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可快速定位领域研究空白,启发创新方向;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工艺开发与性能提升;可以帮助高校师生深化知识理解;可以帮助政策制定与投资者厘清技术经济性,规避投资风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