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斯文(第14辑)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00246101
  • 作      者:
    编者:郭英德|责编:苗双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作者简介

郭英德,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领域的研究工作。

张德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副会长兼秘书长。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国古代学术史、明清诗文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古代散文,是最具中国文化特征的文学体裁。近年来,散文研究呈快速发展的态势,研究队伍不断扩大,形成多个研究中心,优秀成果成批涌现。河北大学文学院与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筹)共同主办的学术集刊《斯文》,以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为对象,以促进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发展为目标,努力成为优秀散文研究成果的发表平台。

《斯文》(第十四辑)精心选编了十七篇论文,研究内容丰富,涉及魏晋文论、宋代杂记文、宋元墓祭文、启体文、千字文体等,集中展现了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和新趋势。


展开
精彩书摘
宋型文化注重淑世实用,杂记文攸关民生日用彝伦,故至宋而有所拓展。 同时,更展示创造、开拓之意识以及会通、兼容之精神。此种精神或意识,于 宋学(或称道学、理学)体现最为具体而微。而于宋代文学,如诗、词、文、 赋;宋代艺术,如绘画、书道,及其文艺批评与理论,亦多有具体而微之表 现。其中,宋人之破体为文、出位之思,对于文学艺术之创意拓展,颇具代 表性。
文学创作之“破体”现象,起于作品繁荣、精华纷披的时代,或求竞奇争胜,或为突破困境,乃萌生跨界组合之创意发想。自六朝即有之,至两宋而愈 烈。钱锺书《管锥编》称:“名家名篇,往往破体,而文体亦因以恢宏焉。”六朝诗人,往往以赋为诗;唐代杜甫,则以诗为文;韩愈,则以文为诗。
展开
目录

特约专稿

创意造语与欧阳修之杂技文——以破体、出位与创造性思维为核心  /张高评

文体研究

中古政治制度影响下启体文演变考  /刘冠芳  张富春

从《文赋》到赋的类型——论《文选》“论文”何以立类  /辛梓

宋元墓祭文中的礼仪实践与家族意识  /陈一娇

文学思想研究

比较视域下《荀子》与《庄子》 “天人关系”义理之析论  /李玮皓

李充《翰林论》的文学观念与文体学思想 /王萍

“衡文与经世:论选家艾南英的制义观  /周丹丹

思想史研究

被忽视的“望溪学问”:方苞《尚书》学思想  /王思豪

文学史研究

《归先生墓志铭》代笔问题及嘉万之际吴中文坛生态  / 李雯

散文研究文献考述

泷冈一石光千秋——作为石刻的《泷冈阡表》  /杨阿敏

“千字文体”初探  /傅则易

《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司马懿隐士、谋士形象比较  /章早晨

再论《过秦论》的分篇及作年  /刘明

王鏊诗文辑考 /朱夜明

袁枚集外佚文补遗  /覃建钧

学术综述

近二十年韩国学者的桐城派研究述论  /孙梦伟

书评

士风递嬗与唐宋古文变迁研究的学术创新理路——评李伟《晚唐五代士风递嬗与古文变迁研究》  /田恩铭

《斯文》稿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