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呈现了新世纪以来民间文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与学术脉络,可视为对中国民间文学学术界新世纪以来之发展轨辙所作的一次整体性检阅。
本书源自北京大学2013年开设的“中国民间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课程,民间文学专业的优秀学者陆续来课堂进行专场讲演,此书为多次讲义的结集。该书分为综论、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说唱五大板块,由37篇极具代表性的文章组成,汇集35位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本书可展现新世纪以来学术脉络之一斑,或亦可借此窥测民间文学研究整体之大概。此次结集出版,有助于民间文学这个学科扩开视野、他山取经,同时也希望民间文学界能更多跨学科对话,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今天在这里的民间文学专业的同学比较多,首先想说明一下,我并不是民间文学方面的专家。我主要关心的领域是地域社会中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管理,研究“共有资源管理论”或者“集体行动论”。“集体行动论”指的是围绕某个资源,一群怀着不同目的、不同利害关系的人集中在一起行动,对其进行管理。他们如何顺利地进行资源管理、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问题,这些是我的关注对象。虽然和地域资源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今天要讲的是和资源有关的“言说”(narrative)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Nanrative大家都知道,就是叙事。现在世界性的学术动向是口承(orality)研究,口承不仅仅是指民间故事之类,还包括日常的会话、对历史的言说,将这些全部包含在内。这些方面对地域资源管理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今天在座的民间文学专业的各位应当也有一些参考价值。
另一个想要事先说明的是,今天要讲的是和历史有关的话题。现在日本的政治家对历史问题有不少敏感的发言,今天我说的并不是国家大事,而是一个非常小的地方社会中的话题。虽然是关于地域历史理想型的具体个案,但实际上它和国家的历史观、当今政治家们重新建构历史之类的问题也是有关联性的。
一般人说的“历史”包含着两面性。一个侧面是“历史的事实”,就是除去可知、不可知这些人类智慧的制约,俨然而确实存在的事实。另一个侧面是“历史的言说”(historical narrative),是在人类智慧的制约或者意图、愿望基础上成立的,作为应该有的事件,或者被人们认为好像确实是那样而描绘并相信的故事。比如说,今天2013年5月29日午后3点左右,我在北大这里和大家讲话,这是事实。假如到了一百年以后,由于今天留下了录像等等资料记录,这段历史的可信度是很高的。但是与这个事实相关的其他方面,比如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有些人可能会说我是因为明天有会议所以顺道来的,也有的人可能会说因为我和泳超老师是好朋友,为了一起喝一杯所以来了,会产生很多不同说法。关于这个话题,大家今后传给自己的孩子,说法或者是原封不动的,或者会发生变化,一代代就流传出了各种各样的言说。这种现象并不仅仅限于个人记忆,对于一些大的历史事件,教育、教科书、媒体等各种形式也会对事实之外的东西进行记录和言说。一般人对这种混合着两面性的历史是当作事实来相信的。
综论
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刘锡诚
口头传统概说/朝戈金
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安德明
超越语境,回归文学——对民间文学研究中实证主义倾向的反思/刘宗迪
社会、科学与文学的互涉——民间文学研究方法的省思/锺宗宪
多元喧嚣与世纪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毛巧晖
中国古代重农、劝农传统的多样化表达/王加华
唐代经营西域的民间文学遗产/朱玉麒
神话史诗
神话信仰——叙事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吕微
神话的跨域性与地方性——以观察新疆洛浦博物馆氍毹为基础 /段晴
神话与仪式——以观察新疆洛浦博物馆氍毹为基础 /段晴
英雄观、英雄叙事及其故事范型:传统指涉性的阐释向度 /巴莫曲布嫫
多神崇拜与一神独尊——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庙祭考 /尹虎彬
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个案调查与理论反思 /杨利慧
从“国”到“家”:虞舜神话的社会形态学研究/赵丙祥
民间传说
地域资源与历史的正统性——从传说到历史 /菅丰
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以沂源牛郎织女传说为中心的探讨 /叶涛
从中国四大传说看异界想象的魅力/刘晓峰
“传说动力学”理论模型及其反思/陈泳超
如何让背过身去的大娘娘转过身来——关于知识与信仰的界限问题 /户晓辉
万志英《左道》的研究思路评析/黄景春
民间故事
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历史、视角与方法简谈 /刘魁立
理想故事的游戏规则/施爱东
口头与文本: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谫议/顾希佳
麦克斯·吕蒂的童话现象学/户晓辉
文学类型还是生活信仰:童话在中国的蜕变及其思考/张举文
睒子三题:故事文本与图像的跨文化之旅/陈明
灰姑娘的两次婚姻/陈岗龙
黔之驴:一个文学形象的生成与物种迁徙、文化交流/范晶晶
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关于“上海故事汇” /郑土有
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林继富
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漆凌云
民间说唱
什么是宝卷——中国宝卷的历史发展和在“非遗”中的定位 /车锡伦
民间口头叙事不止是文学——从猛将宝卷、猛将神歌谈起 /赵世瑜
南北民间宝卷同源异流关系探微/尚丽新
文武之道:冀南乡村梅花拳的宝卷叙事与武术实践/张士闪
古代说唱词话的文学形态与演述方式——以《云门传》为中心/吴真
崇拜与一神独尊——河北民间后土地祇庙祭考 /尹虎彬
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个案调查与理论反思 /杨利慧
从“国”到“家”:虞舜神话的社会形态学研究/赵丙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