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书院发展与学生社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10273846
  • 作      者:
    作者:周远|编者: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责编:刘海静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
收藏
作者简介
周远,男,法学博士,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支持计划。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等20余项课题。作为召集人完成教育部白皮书《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研究报告》;主编《爱国主义青春读本》《高校新生养成教育》《高校书院发展报告2020》等多部图书;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高等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作为负责人完成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培育创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高校书院发展与学生社区建设主题,系统梳理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历史脉络、现实境况与未来路向,分析其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融合路径,探讨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与功能重塑。同时聚焦学生社区这一具体且关键的教育场景,探讨其如何通过机制创新与文化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推动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力图在育人理念、协作机制、文化内涵、方法路径等层面为高校书院与学生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有益经验与现实参考。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八章,上篇侧重书院制度的历史传承与现代转化,围绕高校书院的起源与发展、建设现状与要素、类型划分与实践案例,以及育人方向与制度创新等问题展开系统论述;下篇聚焦“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功能架构与实践探索,从育人定位、结构要素、运行模式到现实意义,展开全景式、多维度的深入探讨,并附有较为丰富的调查数据、实践案例与建设样本。
展开
目录
前 言 1

上 篇 高校书院发展实践

第一章 高校书院历史的起源与发展 3
一 、传统书院的兴起与改制 3
(一) 中国古代书院的历史沿革 4
(二) 中国古代书院的体系结构 12
(三) 中国古代书院的大学雏形 14
二 、现代书院的继承与创新 22
(一) 现代书院的创建源发 22
(二) 现代书院的创办类型 24
(三) 现代书院的创新趋势 25

第二章 高校书院建设的现状与要素 28
一 、高校书院的建设进展 28
(一) 高校自发式渐进探索 28
(二) 政策主导式快速发展 31
二 、高校书院的命名分析 40
(一) 词源分析: 内涵意义与基本特征 40
(二) 趋势分析: 地域分布与主体类别 52
(三) 书院名称的价值意蕴 57
三 、高校书院的建设要素 62
(一) 基本条件 62
(二) 环境设施 65
(三) 日常管理 69
(四) 育人体系 71
(五) 协同机制 74

第三章 高校书院设置的类型与功能 78
一 、高校书院的类型划分 78
(一) 组织管理形式 79
(二) 双院协作模式 81
(三) 书院选拔机制 83
(四) 学生覆盖范围 85
二 、高校书院的功能定位 95
(一) 文化建设与传承 95
(二) 学生管理与服务 97
(三)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98
(四) 通识教育与行为养成 100
(五) 文化交流与国际视野 102
三 、高校书院的分布变化 103
(一) 现阶段高校书院分布 103
(二) 新增书院的类型变化 105

第四章 高校书院育人的机遇与方向 109
一 、高校书院育人的发展际遇 109
(一) 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 110
(二) 特色模式的前沿探索 113
(三) 育人实践的政策机遇 118
二 、高校书院育人的联盟扩增 125
(一) 书院联盟的内涵价值 126
(二) 书院联盟的案例表现 127
(三) 书院联盟的形态延伸 131
三 、高校书院育人的空间转向 135
(一) 空间转向的理论依据 135
(二) 空间转向的实践表现 138
(三) 空间转向的线索指向 141

下 篇 学生社区建设探索

第五章 “一站式” 学生社区的发展定位 147
一 、“一站式” 学生社区的历史演进 147
(一) 推进阶段 148
(二) 演进特征 160
二 、“一站式” 学生社区的理论依据 162
(一) 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的研究视角 163
(二) 共同体的研究视角 165
(三) 空间政治的研究视角 167
(四) 社区理论的研究视角 169
三 、“一站式” 学生社区的实践逻辑 172
(一) 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 172
(二) “三全育人” 的实然境况 173
(三) 人才培养的改革需求 175
(四) 思政工作的现实挑战 178
(五) 一站集成的发展机遇 180

第六章 “一站式” 学生社区的结构要素 184
一 、价值引领 185
(一) 筑牢学生社区党建前沿阵地 185
(二) 强化党团班学组织育人功能 186
(三) 打造独特社区文化识别系统 187
(四)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新场域 188
二 、空间建构 189
(一) 以宿舍为主体的生活空间 190
(二) 以功能室为主体的学习空间 191
(三) 以辅导员办公室为主体的服务空间 191
(四) 以庭院为主体的文化空间 192
(五) 以智慧场域为主体的线上空间 193
三 、队伍进驻 194
(一) 校院领导队伍 195
(二) 机关干部队伍 195
(三) 专职辅导员队伍 196
(四) 班主任队伍 197
(五) 学业导师队伍 198
(六) 后勤服务队伍 199
(七) 校外导师队伍 200
(八) 兼职育人队伍 201
四 、资源下沉 202
(一) 引入思政育人资源 203
(二) 凝聚科研育人资源 204
(三) 整合实践育人资源 205
五 、学生参与 205
(一) 自我教育 206
(二) 自我管理 207
(三) 自我服务 207
六 、技术支撑 208
(一) 打造智慧党建信息运营平台 209
(二) 构建学生综合事务管理平台 210
(三) 建设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平台 211
(四) 优化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 212
七 、制度保障 213
(一) 领导决策制度 213
(二) 议事决策制度 214
(三) 协同育人制度 215
(四) 队伍建设制度 216

第七章 “一站式” 学生社区的建设探索 218
一 、党建引领的实践样态 218
(一) 党建引领的体系构建 219
(二) 党建引领的典型模式 223
(三) 党建引领的支撑保障 226
二 、“三全育人” 的工作格局 228
(一) 全员育人 229
(二) 全过程育人 232
(三) 全方位育人 235
三 、智慧服务的创新模式 237
(一) 智慧服务的前提依托 237
(二) 智慧服务的展开方式 241
(三) 智慧服务的现实功能 243
四 、平安社区的治理图景 245
(一) 平安社区的建设导向 246
(二) 平安社区的具体场景 250
(三) 平安社区的防护屏障 253

第八章 “一站式” 学生社区的现实意义 256
一 、培养时代新人的崭新场域 256
(一) 立德树人的时代性 257
(二) 思政教育的引领性 260
(三) 教育管理的精准性 263
二 、高等教育改革的承接载体 266
(一) 教育培养模式探索 266
(二) 管理服务体制改革 268
(三) 协同育人体系完善 270
(四) 支撑保障体系拓展 274
三 、教育强国建设的探索实践 276
(一) 铸基固本的奋楫之行 278
(二) 添砖加瓦的笃实之路 282
(三) 走深出彩的点睛之笔 285

附 表 289

后 记 32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