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资本金融化的形成机制及中国论域/匡时人文社科文库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4246693
  • 作      者:
    作者:任瑞敏|责编:台啸天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从学理上阐明资本金融化形成机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金融是一个大概念,从宏观角度可分为债权型金融和权益型金融,它们对经济的影响方式不同,分析金融化需要将其区分开来讨论。本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旨在为充实与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提供素材,以提升其理论解释力。最后用“现实存在”反思“中国问题”,在洞悉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的基础上,为处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中国合理使用金融杠杆进行经济建设,健全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批判性反思。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何谓资本金融化
第三节 全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 资本金融化形成机制的历史逻辑
第一章 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诠释
第一节 “资本”内涵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本质的诠释
第三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概念的解析方法及启示
第二章 资本金融化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历史哲学视域中的资本金融化
第二节 资本的限制与超越:资本金融化的原动力
第三节 资本形态演进的金融化趋势
第三章 现代生产体系金融化及其形塑的生产方式
第一节 现代生产体系的金融化
第二节 资本金融化推动生产方式的重塑
第二部分 资本金融化形成机制的现实逻辑及其批判
第四章 资本金融化的“债务”基础:生息资本的现代化
第一节 债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意义与后果
第二节 资本扩张中信贷依赖的理论阐释
第三节 信贷扩张背景下复杂而不稳定的经济结构
第四节 信贷扩张的社会后果及其批判
第五章 “实”与“虚”的张力:金融市场的两面性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市场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虚拟性及其内在机理
第四节 金融市场走向非理性的精神解析
第五节 金融市场非理性的社会后果与批判
第六章 金融衍生产品的非理性发展
第一节 金融衍生产品:精神创造高度张扬的具象化
第二节 金融衍生产品的运行:以房地产金融化为例
第三节 证券化:房地产从“不动产”到“动产”的跨越
第四节 从物质到精神的裂变:对房地产金融化的批判
第三部分 资本金融化的中国论域
第七章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认识资本金融化对中国的意义
第一节 在世界历史坐标中认识中国所处的时代
第二节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构建现代化的金融体系
第三节 在世界历史坐标中审视资本金融化对中国的意义
第八章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第一节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实金融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处理好金融微观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三节 统筹金融开放与安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