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多元共治视域下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模式
0.00     定价 ¥ 5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965381
  • 作      者:
    作者:冯欣欣|责编:谢建平
  • 出 版 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基于对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本书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访谈法,对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与培育的现状、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阐释。首先,本书专章论述体育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提出体育社会组织善治的政社关系前提,厘清政府与体育社会组织关系,剖析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模式变迁历程,着力分析当前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必要性,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培育模式。其次,提出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及其分类依据,借助典型案例分析了政府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社会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市场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剖析每种培育模式的典型实施方式;梳理归纳了体育社会组织培育中呈现的治理特点,分析各类培育模式存在的不足。最后,在界定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多元共治培育模式的原则,建构了涵盖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角色定位、相互关系和运作机制在内的多元共治培育体系,并分析这一模式面临的挑战,系统分析多元共治模式下体育社会组织建设路径。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
1.2.1 体育社会组织
1.2.2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的主要议题
1.3.2 国内研究的理论热点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第2章 多元共治理论剖析及其适用性
2.1 多元共治理论的源流与谱系
2.1.1 多元共治的理论源流
2.1.2 多元共治的内涵及其理论谱系
2.2 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
2.2.1 治理结构的主体
2.2.2 治理结构的演变
2.3 多元共治理论对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研究的适用性
2.3.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研究的局限及其突破
2.3.2 多元共治理论的适用性
第3章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模式变迁及其逻辑机理
3.1 分析的视角与框架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模式的变迁
3.2.1 “单中心、强迫性工具”治理阶段(1949-1992年)
3.2.2 “单中心、有限多样化工具”治理阶段(1993-2001年)
3.2.3 “多中心萌发、有限多样化工具”治理阶段(2002-2012年)
3.2.4 “多中心、多样化工具”治理阶段(2013年至今)
3.3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模式变迁的逻辑机理
3.3.1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模式变迁的特征
3.3.2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模式变迁的动力机制
第4章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中的政社关系
4.1 我国关于政社关系认识的进展
4.1.1 宏观视角的结构化分析
4.1.2 中微观视角的过程性分析
4.1.3 对各类研究视角的分析
4.2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进程中政社关系的变迁
4.2.1 体育领域社会组织治理的独特性
4.2.2 多样化政社关系变迁
4.2.3 当前体育社会组织治理中的政社关系(2013年至今)
4.3 我国体育治理中政社关系存在的问题
4.3.1 金牌目标约束政社关系
4.3.2 制度政策滞后影响政社关系
4.3.3 管理体制固化制约政社关系
4.4 体育社会组织善治的政社关系前提
4.4.1 转变“全能政府”观念
4.4.2 破除管理体制障碍
4.4.3 理顺多重关系,营造社会组织发展的环境
第5章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动因及其政策执行
5.1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必要性与动机
5.1.1 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的必要性
5.1.2 多元主体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的动机
5.2 体育社会组织的治理状况
5.2.1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状况调查方案设计
5.2.2 体育社会组织的基本状况
5.2.3 体育社会组织的资源来源
5.2.4 体育社会组织管理的规范性
5.2.5 体育社会组织的自主性
5.2.6 体育社会组织的职能履行
5.3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其培育需求
5.3.1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5.3.2 体育社会组织的培育需求
5.4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政策及其执行
5.4.1 我国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政策
5.4.2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政策的执行情况
5.4.3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政策执行的困境
第6章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分析
6.1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内涵与分类
6.2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类型
6.2.1 政府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
6.2.2 社会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
6.2.3 市场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
6.3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模式的治理特征
6.3.1 多元培育主体显现,但发展不均衡
6.3.2 培育模式多为地方探索,尚未形成普遍性实践
6.3.3 地方性培育实践依赖于政策创新,但政策供给仍显不足
6.3.4 培育手段趋于多样化,但社会化、市场化手段仍不足
6.4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6.4.1 政府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6.4.2 社会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6.4.3 市场力量主导型培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6.4.4 总体上未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培育模式
第7章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分析
7.1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的构建
7.1.1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的内涵
7.1.2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7.1.3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的总体框架
7.2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的结构体系
7.2.1 体育社会组织培育的多元主体角色
7.2.2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中的互动关系
7.2.3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的运行机制
7.3 体育社会组织多元共治培育模式面临的挑战
7.3.1 体育社会组织治理的法治环境有待完善
7.3.2 多元主体间协同性不足
7.3.3 政府的培育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7.3.4 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7.3.5 体育社会组织力量薄弱
7.4 多元共治模式下体育社会组织建设的路径
7.4.1 优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7.4.2 深化政府体育管理改革
7.4.3 提升体育社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