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字设计(隐形与显性转化的设计)/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
0.00     定价 ¥ 8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4132313
  • 作      者:
    作者:陈炬|责编:孙剑博|总主编:何晓佑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生活隐性与显性状态转换为研究对象,力图将生活方式转换模式与数字化设计方法相结合,以此贯通二者的思维脉络和设计理念。 从认知概念、认知本质和认知观念转换的角度,探讨隐性与显性转换是现象的本质所在,明确认知转换原理是创新过程中的理论基础。从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学、消费领域和设计研究对象的分析中,阐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对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探索。在对日常生活与生活方式相互转变研究中,发现生活既有变动明显、快速的生活方式,也有变化不明显、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的演变受到认知观念、需求逻辑、技术进步等因素转变的推动,明确此过程是认识、情感、意志和行动的隐性和显性转换。通过对数字化生活现象的剖析,以及对其理论的推演,发现生活状态是由隐性转变为显性的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步厘清数字科技对设计认知、需求和体验的改变过程,以及解释数字化生活的关系和意义,为此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将数字化认知融入设计认知中,以提升设计的分辨率,并使隐藏的设计问题显现出来;将设计理念融入生活需求的转变中,调节数字技术带给生活的冲击,并重新理解生活的意义;将设计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放大,强调体验的互动,以将真实生活与数字生活的边界模糊化,从而引导隐性的日常生活与显性的生活方式的相互转换。最后,提炼数字化设计的隐性与显性转换原则,并总结数字化设计隐性与显性转换的方法与流程,以及从两个不同角度设计、实践、验证和注解本文所提出的数字化设计原则和方法,证明了隐性与显性转换的设计研究能够拓展设计的边界,为数字化设计创新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本书丰富了设计学理论,为探索数字化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路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问题研究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隐性与显性认知转换
2.1 认知论的发展历程
2.2 隐性和显性认知
2.3 隐性和显性认知的研究视角
2.4 隐性和显性认知转换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活方式作为对象的研究
3.1 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
3.2 生活方式作为消费研究对象
3.3 生活方式作为创新设计对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活方式的隐性与显性转换
4.1 生活方式的衍变
4.2 认知转换推动生活方式转换
4.3 需求转换推动生活方式转换
4.4 数字技术推动生活方式转换
4.5 生活方式的隐性与显性转换衍化机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化生活方式设计
5.1 隐性与显性的数字化转换
5.2 设计认知数字化转换
5.3 设计需求数字化转换
5.4 设计方式数字化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字化设计的隐性与显性转换策略
6.1 数字化设计的隐性与显性转换原则
6.2 数字化设计隐性与显性转换的方法流程
6.3 隐与显——生活的数字化创新设计实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和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