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生活隐性与显性状态转换为研究对象,力图将生活方式转换模式与数字化设计方法相结合,以此贯通二者的思维脉络和设计理念。
从认知概念、认知本质和认知观念转换的角度,探讨隐性与显性转换是现象的本质所在,明确认知转换原理是创新过程中的理论基础。从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学、消费领域和设计研究对象的分析中,阐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对自我价值和生活意义的探索。在对日常生活与生活方式相互转变研究中,发现生活既有变动明显、快速的生活方式,也有变化不明显、稳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的演变受到认知观念、需求逻辑、技术进步等因素转变的推动,明确此过程是认识、情感、意志和行动的隐性和显性转换。通过对数字化生活现象的剖析,以及对其理论的推演,发现生活状态是由隐性转变为显性的数字化生活方式,逐步厘清数字科技对设计认知、需求和体验的改变过程,以及解释数字化生活的关系和意义,为此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将数字化认知融入设计认知中,以提升设计的分辨率,并使隐藏的设计问题显现出来;将设计理念融入生活需求的转变中,调节数字技术带给生活的冲击,并重新理解生活的意义;将设计对象的范围进一步放大,强调体验的互动,以将真实生活与数字生活的边界模糊化,从而引导隐性的日常生活与显性的生活方式的相互转换。最后,提炼数字化设计的隐性与显性转换原则,并总结数字化设计隐性与显性转换的方法与流程,以及从两个不同角度设计、实践、验证和注解本文所提出的数字化设计原则和方法,证明了隐性与显性转换的设计研究能够拓展设计的边界,为数字化设计创新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本书丰富了设计学理论,为探索数字化生活方式提供了实践路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