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汉水、汉水、天汉、天水的关系
(一)变迁的汉水、漾水、嶓冢山
(二)汉水的断流与西汉水
(三)汉水、天汉与天水
二、西汉水、秦文化遗留与织女传说
(一)秦人始祖女修——织女的原型
(二)秦人发祥于陇右
(三)陇南、天水一带的秦文化遗存
(四)《蒹葭》与牵牛织女的早期传说
(五)《诗经》中《小雅·大东》《周南·汉广》与牵牛织女传说
(六)陇南、天水一带与七夕风俗相关的山水
(七)与早期秦文化和乞巧风俗相关的山水
三、周秦文化的交融与牛女传说和乞巧风俗的形成
(一)陇东——周人发祥地与早期农耕文化遗存
(二)从发明牛耕的叔均到牵牛星与田祖
(三)《诗经·小雅》中两篇祭祀田祖的诗——《甫田》《大田》
(四)《周易》中有关文字透露的相关信息
(五)秦代有关牛女故事的传说与影响
(六)《西京杂记》反映的西汉长安宫廷中乞巧节
(七)牵牛织女传说的早期分化
(八)一年一次的乌鹊架桥
(九)陇南、陇东的“说春”风俗和“牛拜年”风俗
四、真正的女儿节
(一)西汉水、汉水流域的乞巧节俗分布
(二)乞巧活动的准备与组织
(三)迎巧
(四)祭巧、唱巧
(五)相互拜巧
(六)迎水、转饭和巧饭会餐
(七)灯下乞巧与送巧
(八)天水、陇东等地的乞巧节俗
(九)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的乞巧节俗
(十)湖北省郧西县乞巧民俗“请七姐”活动
五、乞巧歌的前世今生
(一)被旧礼教吹散消失后的搜寻
(二)西和乞巧歌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三)《西和乞巧歌》
(四)乞巧活动对于女性发展的意义
(五)从乞巧歌看长期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命运与抗争
(六)20世纪30年代后期以来乞巧歌中反映的历史
(七)乞巧歌传习、创作和诗歌创作方法的掌握
(八)乞巧歌演唱与音乐舞蹈技巧的提高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