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智时代重塑企业等组织的评价逻辑,如何以业绩评价系统激活组织中“人”的主体价值,就成为连接管理科学与行为哲学的关键命题。本书立足行为会计研究范式,构建“主体视角—自下而上”的研究模型,开辟了企业内部业绩评价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新路径。
本书特色鲜明:其一,理论框架创新。本书整合传统经济学与行为科学理论,构建学科交叉的企业内部业绩评价行为影响基本理论框架。其二,研究视角革新。本书将研究焦点从企业外部评价、体系构建转向内部评价的行为后果,凸显“人”在组织治理中的主体性。其三,方法体系融合。本书坚持采用行为会计研究范式,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量化工具与质性分析互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基层员工在“业绩评价多样性”下的行为反应机制,揭示角色认知、价值承诺等人文因素的调节效应;通过理论探索,从管理层双重主体地位出发,探究综合业绩评价系统引发的行为偏差与决策逻辑等问题。其四,实践价值较高。本书为企业设计科学的评价系统、内部审计人员识别行为风险提供了行为学依据,助力构建“以人促效”的现代管理生态,为深化中国管理会计与审计理论研究、优化组织绩效治理实践提供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重要参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