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翻译中国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56.9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365245
  • 作      者:
    作者:郭尚兴//郭倩|责编:王丛琪|总主编:许钧//王克非//任文
  • 出 版 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一直是翻译领域的难题之一,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中国哲学思想的国际理解与传播,对推动跨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本书系统分析了该类翻译实践的特殊性,以中西客观诠释学为理论基础,从英译目的、性质、原则、标准、方法论等方面展开探讨,并结合这些术语所具有的典型性特征,以历史文化语用学为方法论指导,提出了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本书是国内外首次对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翻译的系统研究,创新性地从文化差异、语境适切性和历史意蕴等多维度提出翻译标准,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话语权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
目录
总主编的话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关键词的界定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结构
第二章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综述
2.1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历史与现状
2.2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述评
2.2.1 传教士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述评
2.2.2 外国汉学家之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研究述评
2.3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概况
2.4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评述
2.5 小结
第三章 中西客观诠释学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
3.1 西方客观诠释学理论要义
3.1.1 诠释学的定义
3.1.2 诠释学性质之转变
3.1.3 诠释学的三次转向及两种倾向
3.2 中国古典诠释方法论中哲学术语的意义认知
3.2.1 中国古代作为方法论的经典诠释实践
3.2.2 中国训诂学对术语意义演变的辩证认知
3.2.3 溯源性分析、义理性诠释和综合性认知
3.3 客观诠释学视角下的翻译认知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及其意义的历史文化特征
4.1 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文化特征
4.1.1 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整体性与关联性
4.1.2 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强诠释性
4.1.3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意义生成的高文化语境性
4.2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意义的历史文化特点
4.2.1 同源性
4.2.2 流变性
4.2.3 多相性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的目的与性质
5.1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的目的
5.1.1 保持差异:维护民族文化身份
5.1.2 促进互镜与互竞:反对文化单边主义,建构全球文化多样性
5.1.3 正本清源:向世界呈现真正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5.1.4 走向世界:为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资源
5.2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的性质
5.3 小结
第六章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英译原则
6.1 本原性原则
6.2 本原性原则的依据
6.2.1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的目的和性质
6.2.2 中国哲学的内在独特性和差异性
6.2.3 国际现实和跨文化传播的需要
6.3 自主性原则
6.3.1 术语在理论流派中的自主性
6.3.2 术语在义理系统中的自主性
6.3.3 术语在文本中的自主性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的翻译标准
7.1 宏观相契
7.2 义理相符
7.2.1 “义理”辩
7.2.2 何为“义理相符”
7.3 微观相切
7.4 三标准之间的辩证关系
7.5 小结
第八章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方法论及其实践
8.1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方法论:历史文化语用学
8.1.1 什么是方法论
8.1.2 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方法论
8.1.3 为什么是历史文化语用学
8.2 历史文化语用学作为方法论的界定
8.3 历史文化语用学方法论的具体实践
8.3.1 术语意义的认知
8.3.2 意义认知基础上的术语翻译
8.4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