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机理及有效性测度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303022
  • 作      者:
    作者:张梓榆|责编:赵亚荣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聚焦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机理及有效性测度。首先在绪论部分提出研究背景、问题,明确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等,阐述可能的创新与不足。接着借鉴农户经济行为、创业、金融发展等理论,构建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理论框架,界定核心概念,分析农户经营生命周期各阶段金融供求特征、协同机理及模式。随后对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演进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测度协同性,从需求和供给视角评价协同绩效。研究发现两者存在一定因果关系,协同绩效在区域、创业农户内部、经营主体和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存在差异。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依托国家战略夯实农户经济金融能力、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构建新型体系、多措并举促进有效协同等政策建议。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创业
1.2.2 金融约束与企业创业发展
1.2.3 金融创新与农户创业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数据与资料
1.5.1 研究数据
1.5.2 研究资料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研究可能的创新
1.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借鉴
2.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2.1.1 “道义小农”理论
2.1.2 “理性小农”理论
2.1.3 “社会化小农”理论
2.1.4 简要述评及对本书的启示
2.2 创业理论
2.2.1 “管理”学派
2.2.2 “社会”学派
2.2.3 “机会”学派
2.2.4 简要述评及对本书的启示
2.3 金融发展理论
2.3.1 金融结构理论
2.3.2 金融深化理论
2.3.3 金融约束理论
2.3.4 简要述评及对本书的启示
第3章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理论框架
3.1 核心概念界定
3.1.1 农户创业
3.1.2 金融服务创新
3.1.3 协同
3.2 农户经营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的金融供求特征
3.2.1 农户经营生命周期
3.2.2 农户经营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金融供求特征
3.3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机理分析及主要模式
3.3.1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机理分析
3.3.2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主要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演进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4.1 1979~2003年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
4.1.1 1979~2003年农户创业
4.1.2 1979~2003年金融服务创新
4.1.3 1979~2003年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
4.2 2004年至今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
4.2.1 2004年至今农户创业
4.2.2 2004年至今金融服务创新
4.2.3 2004年至今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
4.3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趋势
4.3.1 农户创业趋势
4.3.2 金融服务创新趋势
4.3.3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趋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性测度
5.1 研究假说
5.2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性测度的实证设计
5.2.1 数据来源
5.2.2 实证模型设定
5.2.3 分析方法选取
5.2.4 变量选取
5.2.5 统计模型设定
5.2.6 分析方法和指标选取特色
5.2.7 描述性统计
5.3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性测度结果及分析
5.3.1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因果关系检验:假说1的验证
5.3.2 金融服务创新与农户创业绩效的因果关系检验:假说2的验证
5.3.3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性的讨论:假说3的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绩效评价:需求视角
6.1 需求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的实证设计
6.1.1 数据来源
6.1.2 实证模型设定
6.1.3 分析方法选取
6.1.4 变量选取
6.1.5 统计模型设定
6.1.6 分析方法和指标选取特色
6.1.7 描述性统计
6.2 需求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整体情况
6.2.1 解释变量内生性检验
6.2.2 工具变量外生性检验
6.2.3 弱工具变量检验
6.2.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 需求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分层比较
6.3.1 需求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区域差异
6.3.2 需求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创业农户内部差异
6.3.3 需求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经营主体差异
6.3.4 需求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金融服务创新差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的绩效评价:供给视角
7.1 供给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的实证设计
7.1.1 数据来源
7.1.2 实证模型设定
7.1.3 分析方法选取
7.1.4 变量选取
7.1.5 统计模型设定
7.1.6 分析方法与指标选取特色
7.1.7 描述性统计
7.2 供给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整体情况
7.2.1 静态效率测度
7.2.2 静态效率分解
7.2.3 动态效率测度
7.2.4 动态效率分解
7.2.5 无效率分析
7.3 供给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分层比较
7.3.1 供给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银行类和非银行类
7.3.2 供给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国有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
7.3.3 供给视角下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绩效:各类涉农金融服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依托国家战略,不断夯实农户经济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