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探究在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改革过程中推行的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通过手动收集的上市公司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执行情况,以沪深交易所分行业信息披露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场景,从提供增量信息、真实信息、可信赖信息的视角,深入考察交易所信息披露模式转变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影响的内在机理及效果。以期深化和拓展分行业信息披露制度相关的研究,为后续改革实践工作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具体如下:
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以及课题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预期创新。第二章综述了分行业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相关研究和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并进行了简要评述,凝练本书研究机会。第三章总结了分行业信息披露的制度背景、规则变化和执行情况,并对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阐述。第四章从分行业信息披露提供增量信息的视角,探究了分行业信息披露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行业信息披露水平下的股价同步性差异,揭示分行业信息披露在降低股价同步性、提高市场信息效率方面的作用。第五章从分行业信息披露增强信息披露真实性的角度,考察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探究分行业信息披露如何通过增加同侪压力、提升信息披露真实性、降低坏消息隐藏等途径,缓解股价崩盘风险。第六章从分行业信息披露提供可信赖信息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分行业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信息含量的关系,验证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在提高盈余信息透明度、增强信息可信度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七章全面评估了分行业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通过构建定价效率测度模型,实证检验分行业信息披露在改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降低错误定价程度方面的效果。第八章总结了全书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指出本书的局限性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