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荧光碳点的传感分析及应用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8951012
  • 作      者:
    作者:王琦|责编:姜凤
  • 出 版 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12-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碳点是一种新兴的碳基纳米材料,兼具绿色低耗和特异荧光发射的优点。本书以荧光碳点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系统地介绍了荧光碳点的制备、荧光性能以及基于碳点特性构建的荧光传感方法,重点探讨了荧光碳点在离子、小分子、药物等方面的分析应用。 本书可作为纳米材料、分析化学等领域学者进行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分析应用研究的学术参考书,也可作为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纳米材料光谱分析等研究方向的参考书,还可作为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学习分析化学课程的扩展读物。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碳点的发现和发展
1.2 碳点的分类
1.3 碳点的性质
1.3.1 碳点的形貌及结构
1.3.2 碳点的发光性质
1.3.3 碳点的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
1.3.4 碳点的催化性能
1.3.5 碳点的其他性质
1.4 碳点的制备
1.4.1 电弧放电法
1.4.2 激光消融法
1.4.3 电化学法
1.4.4 热氧化/热解法
1.4.5 微波和超声法
1.4.6 其他方法
1.5 碳点的应用
1.5.1 生物成像
1.5.2 离子检测
1.5.3 小分子检测
1.5.4 药物分析
1.5.5 其他应用
1.6 碳点的荧光传感机理
1.6.1 光诱导电子转移
1.6.2 分子内电荷转移
1.6.3 共振能量转移
1.6.4 内滤效应
1.6.5 聚集诱导猝灭
1.6.6 聚集诱导发光
1.7 研究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内容
1.7.2 研究意义
第2章 鸡蛋壳膜衍生的碳点及其荧光开关检测碘离子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碳点的合成
2.2.3 碘化物的荧光检测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碳点的机理和条件参数优化
2.3.2 CDs的表征
2.3.3 CDs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
2.3.4 Hg2+、I-对CDs的荧光响应
2.3.5 荧光恢复体系的pH优化
2.3.6 标准曲线、灵敏度和选择性
2.4 结论
第3章 食品调味剂衍生的碳点对铁离子的荧光检测及双色荧光比率可视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TSCD的提取及OCD的合成
3.2.3 TSCD荧光传感Fe3+
3.2.4 实际样品检测
3.2.5 OCD的荧光增强
3.2.6 构建双色荧光比率可视化传感平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TSCD的表征
3.3.2 TSCD对Fe3+的荧光响应
3.3.3 TSCD荧光传感检测Fe3+的选择性研究
3.3.4 矿泉水样中Fe3+的检测
3.3.5 Fe3+对OCD的荧光增强
3.3.6 双色比率荧光可视化传感平台的构建
3.4 结论
第4章 二氧化锰纳米颗粒介导的碳点荧光开关检测谷胱甘肽及癌细胞识别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MnO2 NPs与CDs的合成
4.2.3 GSH检测
4.2.4 体外细胞毒性测定
4.2.5 细胞成像
4.3 结果与讨论
4.3.1 MnO2 NPs与CDs的合成与表征
4.3.2 CDs对MnO2 NPs、GSH的荧光响应
4.3.3 GSH检测的条件优化
4.3.4 标准曲线的构建和选择性测试
4.3.5 人血清样品中GSH的检测
4.3.6 特异性识别癌细胞
4.4 结论
第5章 碳点-二氧化锰纳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荧光点亮型检测谷胱甘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试剂与仪器
5.2.2 GQDs和GQDs-MnO2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
5.2.3 GSH的荧光响应
5.2.4 体外细胞活性测试
5.2.5 细胞成像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QDs与GQDs-MnO2纳米复合物的表征分析
5.3.2 GQDs-MnO2纳米复合物对GSH的荧光响应
5.3.3 GSH检测的条件优化
5.3.4 标准曲线与选择性测试
5.3.5 实际样品中GSH的检测和特异性识别癌细胞
5.4 结论
第6章 铅离子介导的碳点荧光开关传感检测D-青霉胺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试剂与仪器
6.2.2 GQDs的合成
6.2.3 D-PA的荧光检测
6.2.4 人体尿液样品测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GQDs表征结果分析
6.3.2 Pb2+、D-PA对GQDs的荧光响应
6.3.3 D-PA检测的条件优化
6.3.4 标准曲线与选择性测试
6.3.5 人体尿液样品中D-PA的检测
6.4 结论
第7章 多重荧光猝灭效应介导的荧光碳点传感检测卡托普利
7.1 引言
7.2 实验部分
7.2.1 试剂与仪器
7.2.2 CNDs和MnO2 NPs的合成
7.2.3 荧光传感CAP
7.2.4 实际样品检测
7.3 结果与讨论
7.3.1 CNDs和MnO2 NPs的表征结果分析
7.3.2 CNDs的荧光量子产率计算
7.3.3 MnO2 NPs和CAP对CNDs的荧光响应
7.3.4 CNDs-MnO2 NPs检测CAP的条件优化
7.3.5 标准曲线与选择性测试
7.3.6 人体尿液样品中CAP的检测
7.4 结论
第8章 金属离子介导的荧光碳点传感N-乙酰-L-半胱氨酸
8.1 引言
8.2 实验部分
8.2.1 试剂与仪器
8.2.2 CDs的合成与条件优化
8.2.3 荧光传感NAC
8.2.4 实际样品检测
8.3 结果与讨论
8.3.1 CDs的合成与表征
8.3.2 CDs对Mn2+和NAC的荧光响应
8.3.3 pH对NAC荧光传感的影响
8.3.4 标准曲线与选择性测试
8.3.5 实际样品中NAC的检测
8.4 结论
第9章 氮、硫、溴-共掺杂的碳点荧光检测巯嘌呤
9.2.2 N,S,Br-CDs的合成
9.2.3 荧光检测6-MP
9.2.4 实际样品检测
9.3 结果与讨论
9.3.1 N,S,Br-CDs的表征结果分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