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本质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演进与发展历程
三、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进展与评述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二)共同富裕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三)文献评述
四、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数字化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主要事实与特征
(一)数字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高收入国家数字经济领先优势明显
(二)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稳步提高,行业和区域间数字化转型存在差异
(三)中国企业创新能力逐年提高,东部地区优势明显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
(三)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异质性分析
(六)进一步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创新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于区域科技创新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高价值创新的重要性
(二)区域创新价值均衡的重要性
(三)区域创新价值的形成
(四)区域创新价值模型的构建
三、主要事实与特征
(一)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总体随时间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二)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呈现出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
(三)授权发明专利的更新周期呈现非均衡时空分布特征
四、区域创新价值的测度
(一)样本数据及处理
(二)区域创新价值模型实证检验
五、区域创新价值的测度结果分析
(一)区域创新价值基本空间分布
(二)四大区域创新价值基本空间分布
(三)区域创新价值的空间集聚性分析
六、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绿色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主要事实与特征
(一)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的时空分布
(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分布
(三)区域排放公平的时空分布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三)实证结果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绿色金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三、主要事实与特征
(一)中国能源体系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主要特点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三)基准回归结果及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机制分析
(六)异质性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基于新能源产业贸易网络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分析
三、主要事实与特征
(一)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成熟,风电产业贸易潜力巨大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风电产业贸易独具优势
四、研究模型及数据来源
(一)模型选取
(二)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
五、中国风电产业贸易网络分析
(一)中国风电产业贸易发展状况
(二)中国风电产业贸易网络空间关联动态演化特征
(三)中国风电产业贸易网络空间聚类格局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富裕目标:基于政策推动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帮扶政策演变与发展历程
(一)我国帮扶政策演变
(二)帮扶县识别制度演变
(三)帮扶县与非帮扶县经济对比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来源
(三)平行趋势检验
(四)基准回归结果及分析
(五)稳健性检验
(六)影响机制分析
(七)异质性分析
五、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