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货币的起源,一直存在两派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是理性的私人行为人在市场经济萌芽期的发明;另一派认为,在货币的演变和使用过程中,国家发挥着核心作用。本书前半部分聚焦货币的历史起源:首先解释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的宫廷社会如何依靠信贷运行,通过创造货币熨平粮食种植与收获的周期;接着关注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的货币化,货币如何促进市场交换的传播和帝国领土的扩张;最后讨论羽毛、珠子、贝壳、手镯等物品,如何在非西方背景的所谓简单社会中发挥货币功能。
近期对中国和东亚的研究,利用同欧洲的比较视角,突出了形塑亚洲货币制度的经济和制度特殊性。本书后半部分关注亚洲货币制度:首先呈现亚洲学者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经济发展的研究,时间跨度是从商代到南朝末年;接着介绍中国清代的货币史,强调彼时处于世界货币发展浪潮中的中国;最后讨论日本德川幕府时期金、银、钱共同流通的“三本位体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