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氧气一样,语言必不可少,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语言忽然消失,现代文明会迅速陷入混乱,因为人们会迷失在信息真空中。然而,尽管语言无处不在,但它充满了神秘。声音到底是如何传达意义的?语言是如何工作的?为什么四岁的孩子就能毫不费力地掌握最复杂的语言?为什么我们不说同样的语言?我们如何让计算机说话?
回答这些问题的路径被一个根本性的误解所阻碍,即语言应该像数学一样按照固定规则与事物严格对应,日常语言只是理想语言的不完善版本。这种误解阻碍了数千年来人们对语言的思考——从柏拉图,到笛卡儿,到乔姆斯基,以及当今的计算机科学,都以相似的观点看待语言,而这决定了人工智能无法真正理解人类的语言。
如今,回答这些关于语言的大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们在理解语言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不过,这些研究往往是孤立发展的,分散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遗传学、人类学、动物行为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中。在《语言游戏》中,这些不同的线索首次被编织成一个连贯的理论。
两位认知科学家在本书中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书中指出,语言是在无数次交流的尝试中涌现出的复杂系统,是一种即兴发挥的“你比我猜”游戏,混乱和不规范正是语言的关键属性。书中通过分析历史上的语言接触事件,如库克船长和豪什人的交流、尼加拉瓜手语的发展,尝试还原语言是如何诞生的。语言秩序的自发出现和生命的出现一样引人注目。如同充满偶然的基因进化一样,不精确、不断变化的语言让我们拥有了文化进化的机制,这成了繁荣而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基础。
书中还展现了语言令人惊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包含层出不穷的“特例”,而且即便是简单的几句话,背后都隐藏着庞大的社会背景信息,都是整个人类的“语言游戏”的一部分,这是计算机难以模拟的。正因如此,人工智能,包括最新的大语言模型,尽管貌似具备强大的语言能力,但仍然无法真正地取代人类智能。本书将彻底颠覆语言学的传统和常识,进而改变我们看待思维本身的方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