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以邮为媒(中国共产党的传播创新与文化动员1937-1945)(精)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485528
  • 作      者:
    作者:梁骏|责编:杨茹
  • 出 版 社 :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把这一前沿的学术意识从当下转向历史,借助对20世纪40年代战时邮局的传播、宣传机制的研究,回应物质相对匮乏的农村和敌后地区建立信息、物资和情报网络的大问题,这恰好是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现代化发展中始终面临的先天条件的“物质”困境,而中国革命的经验正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可能中创造可能性,从极端落后和一穷二白中寻找新路。邮政等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也是如此,战时邮局就是在农村、非城市区域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流动。本书在研究方法上把新闻学与传播学结合起来,重点探讨邮政网络的传播机制、组织形态和宣传功能,研究了“邮发合一”制度、邮递员主体的塑造以及新闻参与群众动员等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具体的历史环境、物质基础上理解媒介与政治的辩证关系,指出“一元化领导”、群众路线等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宣传机制的政治创新"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战时邮局与中共新闻传播的新“路”
第一节 问题提出:从一份电文说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邮务、传播与中共早期的新闻传统
第三节 技术政治:理解山东战邮的关键视角
第四节 问题、意义、史料方法及思路安排
第二章 危局新政:官办邮路的失效与战时邮局的浮现
第一节 一波三折:命途多舛的中国邮政
第二节 时移世易:山东地区政治格局的变动与军事形势的改变
第三节 “万金”报刊凭谁送?从交通站到战邮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旧组织与新思路:新传播机制的形成及其实践
第一节 组织结构的调整:“邮、交、发”三位一体的融合
第二节 运行方案的重组:战时邮局如何成为“耳目喉舌”
第三节 奖惩政策的完善:战时邮局的自我激励与约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移动的“播种机”:战邮人员及其精神
第一节 有机组织的无机化:战邮人员的学习、工作与生活
第二节 榜样的力量:“创模运动”与“三面红旗”
第三节 神秘的护邮卫队:“碰不得”的武装交通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炸弹”:战邮事业与中国革命的民众动员
第一节 “所到之处 皆为热土”:作为文化传播的战邮工作
第二节 “一张报纸就是一颗炸弹”:文化传播与革命动员
第三节 “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指向未来的邮政路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邮路、传播与中国革命
参考文献
附录A 山东战邮大事年表
附录B 各行政区、专区战时邮局组织机构系统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