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储能钠电池技术(材料电池与应用)(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70119
  • 作      者:
    编者:温兆银//胡英瑛//吴相伟|责编:袁海燕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6-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钠电池不仅是研究和开发最早并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大容量高能量密度储能电池体系,也是有望解决锂离子电池的资源隐患、继锂离子电池后实现多场景应用的最先进二次电池体系,成为可能的锂离子电池的替代体系。《储能钠电池技术——材料、电池与应用》涉及以钠离子导电陶瓷为电解质隔膜、以金属钠为负极的钠硫电池、钠-氯化物电池等钠金属电池,以及摇椅特征的钠离子电池,从电解质、电极、界面等多方面深入介绍钠电池相关的各个核心技术的基础理论、设计原理、性能评价、应用现状。由于钠电池是一类实用性极强的储能电池,结合正在飞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大容量储能等的快速发展,本书对钠电池的材料和电池的制造技术以及电池的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回收技术进行全面和深入的介绍,有助于钠电池的产业发展。为便于对钠电池理解,还对相关的电化学基础进行了简单介绍。 本书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化学电源、材料、储能、电动汽车等专业师生的教材参考书籍。
展开
目录
第1章 电化学储能技术基础
1.1 电化学基础理论
1.1.1 原电池与电动势
1.1.2 可逆电池与可逆电极
1.1.3 电极过电位
1.1.4 电子转移步骤动力学简述
1.1.5 电极反应的常见机理
1.1.6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基础
1.2 固体电解质相关基础理论
1.2.1 固体电解质中的离子输运理论概述
1.2.2 离子传导动力学与研究技术
1.2.3 固体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数和电子迁移数
1.2.4 固体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与分解电压
1.2.5 固体电解质的界面电化学基础
1.3 化学电源基础
1.3.1 化学电源的组成
1.3.2 化学电源的分类
1.3.3 化学电源动力学理论基础
1.4 储能技术与储能钠电池简介
1.4.1 储能技术简介
1.4.2 储能钠电池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钠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
2.1 引言
2.2 Na-β/β″-Al2O3陶瓷
2.2.1 晶体结构
2.2.2 相组成
2.2.3 电学性质
2.2.4 机械力学性质
2.2.5 化学/电化学稳定性
2.2.6 制备技术
2.3 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
2.3.1 晶体结构
2.3.2 元素组成与电导率
2.3.3 机械性质
2.3.4 化学/电化学稳定性
2.3.5 制备技术
2.4 硫族化合物固体电解质
2.4.1 晶体结构
2.4.2 元素组成与电导率
2.4.3 物化性质
2.4.4 制备技术
2.5 其他钠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
2.5.1 卤化物固体电解质
2.5.2 硼氢化钠型固体电解质
2.5.3 P2型Na2M2TeO6
2.5.4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2.5.5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2.5.6 无机-有机复合电解质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钠硫电池
3.1 引言
3.2 钠硫电池的工作原理
3.3 钠硫电池的结构与组成
3.3.1 金属钠负极
3.3.2 硫正极
3.4 钠硫电池的性能影响因素
3.4.1 电池内阻与充放电特性
3.4.2 电池循环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3.5 钠硫电池低温化的研究进展
3.5.1 中温钠硫电池
3.5.2 常温钠硫电池
参考文献
第4章 ZEBRA电池
4.1 引言
4.2 ZEBRA电池的工作原理
4.3 ZEBRA电池的结构与组成
4.3.1 金属氯化物活性材料
4.3.2 正极电解液
4.3.3 正极界面电化学
4.3.4 正极添加剂
4.3.5 正极的结构设计
4.4 ZEBRA电池的性能影响因素
4.4.1 充放电制度
4.4.2 电解质管中毒
4.4.3 正极活性物质晶粒的尺寸
4.5 ZEBRA电池的电池模型与模拟技术
4.5.1 电化学模型
4.5.2 数学模型
4.5.3 电学模型
4.6 ZEBRA电池低温化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5章 钠离子电池
5.1 引言
5.2 钠离子电池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5.3 钠离子电池的电极活性材料
5.3.1 正极材料
5.3.2 负极材料
5.4 钠离子电池的液体电解质材料
5.4.1 酯类电解液体系
5.4.2 醚类电解液体系
5.4.3 离子液体电解液
5.4.4 浓电解液
5.4.5 水基电解液
5.5 有机体系钠离子全电池的研究进展
5.6 水系钠离子全电池的研究进展
5.6.1 拓宽电化学窗口的研究进展
5.6.2 构建稳定的电极材料/水系电解液界面
参考文献
第6章 储能钠电池的制造技术
6.1 引言
6.2 钠硫电池的制造技术
6.2.1 钠硫电池单体的设计与电极制造
6.2.2 钠硫电池模组的设计与制造
6.3 ZEBRA电池的制造技术
6.3.1 ZEBRA电池单体的设计与电极制造
6.3.2 ZEBRA电池模组的设计与制造
6.4 高温钠电池的封接技术
6.4.1 陶瓷-陶瓷封接
6.4.2 陶瓷-金属封接
6.4.3 金属-金属焊接
6.4.4 小结
6.5 钠离子电池的制造技术
6.5.1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造
6.5.2 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的制造
6.5.3 硬碳负极材料的制造
6.5.4 极片和电芯制造
参考文献
第7章 储能钠电池的性能评价指标
7.1 引言
7.2 储能钠电池电芯的性能评价指标
7.2.1 理论容量与实际容量
7.2.2 理论能量与实际能量密度
7.2.3 倍率性能与输出功率
7.2.4 循环性能(寿命)
7.2.5 内阻
7.2.6 高低温电性能
7.2.7 电池电芯失效机理
7.3 储能钠电池模组的性能评价指标
7.3.1 电性能指标
7.3.2 自放电率
7.3.3 冻融循环性能
7.3.4 启动时间
7.3.5 实用化模组的性能参数
7.4 储能钠电池的安全性能评价标准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储能钠电池的成本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8.1 引言
8.2 原材料资源可用性
8.3 生产制造成本分析
8.3.1 ZEBRA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
8.3.2 钠硫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
8.3.3 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
8.4 生命周期成本
8.5 生命周期评估
8.6 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