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脉留珍(丁玲纪念馆藏文物考释)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3418406
  • 作      者:
    作者:毛雅琴|责编:杨亮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文脉留珍:丁玲纪念馆藏文物考释》首次系统梳理了馆藏60余件丁玲相关珍贵文物,以多维视角呈现这位文学巨匠的生命轨迹与精神世界。全书分“书信手稿”“书籍文献”“书法绘画”“生活物品”四辑,涵盖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12件,其中既有俄文版、乌克兰语和越文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初版书籍,丁玲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在黑暗中》等文学瑰宝,也有与巴金、沈从文、孙犁等文坛大家的往来信札,更有其亲笔画作、出国访问时所穿衣物等生活遗存。通过高清图录与学术解析,既展现了丁玲作为左翼文学旗手的创作历程,亦勾勒出她兼具革命情怀与艺术审美的立体形象。这批跨越半个世纪的文物实证,为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女性文化史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更以物质形态重构了20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图谱。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是丁玲研究领域不可忽视的文献集成。
展开
目录
书信手稿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越文本的珍贵传递
《致巴金》信件的历史语境与文学价值
丁玲致“无名文学”杂志社手稿中的文学哲思与殷切期许
五页信纸,百年回响:丁玲致白浜裕美手稿解读
四页手稿,一座中意文化交流的桥梁
丁玲捐赠斯大林文艺奖金始末及其历史意义考析
从丁玲致郑新庭信看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外文学交流
从丁玲致黑丁书信看1979年知识分子的命运转折
从丁玲致孙犁书信看1980年代文坛的反思与变革
丁玲与沈从文的时代困境与文人交谊
致聂华苓:一封书信,一段至深友情
丁玲吊唁电函背后的文化史诗与跨国情谊
从丁玲致作协党组信手稿看历史与文学的交织
文学之镜中的爱情:一场关乎灵魂的对话
丁玲致丁玲研讨会书信手稿中的文学坚守
丁玲致青年书信:一盏穿透时代迷雾的精神明灯
丁玲致楚拉基书信中的中苏文艺对话密码
铁窗下的启蒙者:丁玲1936年南京书简的精神突围
丁玲纽约手稿中的现代性寓言
丁玲的创作破局与文学重生——解析《作家需要培养对群众的感情》手稿
书籍文献
《在黑暗中》:丁玲笔下的女性觉醒与时代困境
《毛泽东选集》与丁玲:文艺思想与创作实践的间接交汇
俄文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跨文化实践
乌克兰语版《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出版历程与文化意义
《母亲》:丁玲的革命情怀与文学转型
沈从文《记丁玲》的文物价值与历史意蕴
北斗星辉:丁玲与左翼文学的抗战岁月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中的抗日信念与民族觉醒
《窑工》:解放区文艺的战斗号角
《陕北风光》:革命文物的多重面相
丁玲与《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的时代印记
丁玲《延安集》与延安文艺的精神图谱
探析《文艺报》试刊合订本在新中国文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丁玲与《中国》:以生命之火书写文学改革的时代篇章
从《整风文献》看丁玲与时代的紧密交织
《跨到新的时代来》:丁玲创作转型与新中国文艺政策的交汇点
《欧行散记》:丁玲散文创作中的文化碰撞与艺术探索
丁玲与《红旗》杂志的精神对话
俄译《李家庄的变迁》:国际共运中的乡土叙事
《乱弹及其他》:瞿秋白的文学革命与社会批判
书法绘画
从《临江仙》看毛泽东与丁玲的文艺革命情谊
从《悼丁君》手迹探寻鲁迅与丁玲的文学相知及精神传承
墨痕风骨:《丁玲不死》挽联的文化解码
从陈沂、马楠挽联探寻革命知识分子精神密语
灵右挽联:左翼文人的精神互映与时代见证
李正南赠丁玲诗书中的精神对话
东方人与丁玲的生命对话与精神共泳
刘开渠与丁玲的艺术情谊与心灵共振
丛鸿伯赠丁玲:笔墨间的时代情谊
未竟的丹青:丁玲艺术生命中的双重变奏
生活物品
驼色绣花中式上衣:丁玲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图腾
红毛衣:丁玲晚年的生命底色
黑色隐花丝绸旗袍:丁玲的精神符号与时代见证
公文包里的文坛春秋
丁玲影像里的革命书写与文化外交(1938-1949)
一条跨越八十年的“母女”围巾
红唱片上的文化年轮:丁玲母女的跨国艺术之链
一方书桌刻风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