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当代阐释
0.00     定价 ¥ 53.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4713169
  • 作      者:
    作者:路向峰|责编:李岩//黄悦
  • 出 版 社 :
    学习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留下系统完整的文化理论,但是迄至今日,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凡举建构任何一种文化理论时,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不可或缺且需浓墨重彩书写的重要篇章。本书在当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时代意蕴,旨在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所关涉的文化对象和文化实践的形而上反思,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以期对时代精神作出文化上的实践观照。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问题域阐发作为出发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梳理和挖掘,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历史嬗变的基因密码,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进而追问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开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现实问题。本书以实践整合文化资源,还原文化发展的真相;以实践消弭文化研究的理论偏差,揭示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实践创新文化的理论原则,重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意蕴,是探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研究成果和学术参考读物。
展开
目录
导论 文化:实践地凝结成的社会存在
第一节 作为文化本质规定的实践
一、文化与实践的辩证觉解:从亚里士多德到费尔巴哈的追问
二、方法论自觉:哲学思维变革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第二节 作为文化发生过程的实践
第三节 时代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文化实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问题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展开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逻辑起点: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作为主体创造的精神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终目标:完善作为伟大创造的唯物史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何以可能
一、基于科学实践观的现实可能性
二、基于现实的人的理论可能性
三、基于实践思维的创新可能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人类学意义上文化与文明的互释
二、文化史批判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三、普列汉诺夫、列宁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承继与偏误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形成脉络
二、文化实践与精神生产的发展演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历史特征
二、批判话语中意识形态的超越与终结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当代性的5个基本问题
第三节 文化的实践与实践的文化
一、实践地凝结成的人的生存方式
二、植根于人类实践的超越性和创造性
三、在公众的实践推动中积淀精神动力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语境
第一节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思维向度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实践表征及其局限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变革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与超越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第四章 文化发生的实践逻辑
第一节 作为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文化
第二节 文化的实践样态与辩证本质
第三节 作为社会发展实践动力的文化
第五章 文化领导权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向度
第一节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当代关系及其实践阐明
一、理论透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二、实践分析:当代文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
三、对策选择:新形势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
第二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内涵与价值向度
一、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与旨趣
二、文化领导权理论出场的实践哲学语境
三、当代中国文化领导权的价值建构
第三节 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物质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原生出发点
二、政治文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键环节
三、文化繁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切近路径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代境遇与发展旨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西方境遇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西方的演变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后现代境遇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中的文化治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治理的思想资源与实践理路
二、当代中国文化治理面临的实践问题
三、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文化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明文化品格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统文化意蕴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实践建构
第七章 中国文化发展的实践选择与实践特质
第一节 彰显时代性的文化自信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三、文化自信的制度根基及其实践旨向
第二节 彰显人民性的文化旨向
一、为了谁: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价值澄明
二、依靠谁: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价值驱动
三、我是谁: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哲学依据
四、谁之需要:新时代文化发展人民性的价值原点
五、构建新时代文化人民性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彰显民族性的文化基因
一、新时代中国文化民族性的实践背景
二、历史与实践双重际遇中的文化民族性
三、走向实践认同的新时代文化民族性
第四节 彰显创新性的文化思想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二、彰显系统思维的文化使命观
三、富含辩证思维的文化发展观
四、凸显主体性的文化价值观
第八章 文化发展的哲学自觉与实践超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的理论空间
第二节 思维自觉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核心线索
结语 重拾文化的实践信念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