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黄梅秤锤树的发现与濒危现状
第一节 黄梅秤锤树的发现与价值
一、黄梅秤锤树的分布地区
二、黄梅秤锤树的发现历史
三、黄梅秤锤树种群引起高度重视
四、黄梅秤锤树的价值
第二节 黄梅秤锤树及近缘种的濒危现状分析
一、濒危现状
二、濒危原因
第二章 黄梅秤锤树的分类地位
第一节 秤锤树属物种与近缘种
一、秤锤树
二、狭果秤锤树
三、棱果秤锤树
四、肉果秤锤树
五、细果秤锤树
六、怀化秤锤树
七、黄梅秤锤树
八、长果安息香
第二节 秤锤树属的系统发育
一、基于trnL/rbcL/ITS的系统发育分析
二、基于DNA序列和微卫星标记的秤锤树属系统发育
三、基于rDNA-ITS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
四、基于黄梅秤锤树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分析
五、基于怀化秤锤树叶绿体基因组的系统进化分析
第三章 黄梅秤锤树的种群与群落结构
第一节 黄梅秤锤树的种群特征
一、种群数量变化
二、种群生理特征
第二节 黄梅秤锤树的群落结构
一、群落组成特征
二、黄梅秤锤树与伴生物种的关系
第三节 黄梅秤锤树近缘种群落组成特征
一、狭果秤锤树群落组成特征
二、细果秤锤树群落组成特征
三、其他秤锤树植物群落组成特征
第四章 黄梅秤锤树的群落区系特征
第一节 秤锤树属群落区系分布和特征
一、秤锤树属植物群落区系分布范围
二、秤锤树属植物分布区气候特征
三、秤锤树属植物分布区的区系特征
第二节 黄梅秤锤树区系特征
一、区系分布特征
二、区系群落特征
三、垂直结构特征
四、径级结构特征
五、空间分布格局
六、土壤营养特征
七、人为干扰痕迹明显
第五章 黄梅秤锤树保育遗传学研究
第一节 黄梅秤锤树空间遗传结构特征
第二节 基于I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一、龙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居群多样性分析
二、黄梅秤锤树与近缘种遗传多样性比较
第三节 野生居群和迁地保护居群的遗传变异分析
第四节 濒危近缘种长果安息香的遗传分析
一、居群遗传多样性与Hardy-Weinberg平衡情况
二、遗传瓶颈及迁移-漂变平衡情况
三、居群遗传结构特征
四、历史基因流与近代基因流
五、居群间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第五节 近缘种秤锤树保护基因组学研究
一、基因组组装和注释
二、系统进化分析
三、群体遗传学分析
四、基于基因组数据的种子萌发机制解析
第六章 黄梅秤锤树繁殖生物学研究
第一节 黄梅秤锤树繁殖
一、黄梅秤锤树繁殖系统特征
二、黄梅秤锤树的访花昆虫
三、黄梅秤锤树自然状态下的传粉情况
四、黄梅秤锤树的人工授粉情况
第二节 近缘物种繁殖生物学特征
一、细果秤锤树繁殖生物学特征
二、秤锤树和狭果秤锤树繁殖生物学特征
三、长果安息香繁殖生物学特征
第三节 扦插繁殖
一、黄梅秤锤树的扦插繁殖
二、秤锤树属其他物种的扦插繁殖
第四节 组织培养繁殖
一、黄梅秤锤树组织培养
二、秤锤树组织培养
第五节 种子繁殖
一、种子活力测定
二、种子萌发处理
三、整地播种
四、苗期管理
第六节 栽培后期管理
一、肥料管理
二、水分管理
三、病虫害防治
四、林间管理
第七章 黄梅秤锤树保护策略
第一节 濒危物种保护政策
第二节 未来潜在分布区预测
第三节 黄梅秤锤树的迁地保护
一、迁地保护的必要性
二、已有的迁地保护措施
三、未来的迁地保护措施
第四节 黄梅秤锤树的就地保护
一、高层设计
二、加大科学研究
三、建立廊道和人工造林
四、宣传普法教育
第五节 黄梅秤锤树种群的回归重建
一、野外回归分类
二、回归重建的目标
三、野外回归的方案选择与布局
四、种群重建回归后的管理
五、种群重建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