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税法分析提供理论框架、逻辑起点和分析工具。税法分析的逻辑起点是识别税收构成要件,以达成税法共识。税法评价须遵循民商法第一性原理,仅在名称/形式与实质(法律/经济实质)冲突时,实质课税原则始出场,从而打破民商法的交易外观,由此见实质课税原则之谦抑;因此,税法交易定性与税收法定、实质课税和民商法第一性原理密切关联;实质课税贯穿交易定性和税法评价始终,与民商法外观主义时或惺惺相惜、浓情蜜意,时或相互悖离,由此见实质课税原则之活跃。本书梳理税法领域诸多重要理论渊源,呈现税法交易定性理论之产生背景,继而重点展示税法分析的各个环节:纳税主体、税收客体、税收客体之有无、定性与量化、优惠条件是否成就、税收管辖权等。本书承接税法“三次评价理论”,指出民法、税法、刑法评价须循序渐进,通晓前次评价的内在法理逻辑,以免独断或马失前蹄。此外,交易定性理论提出单一合约交易、复合交易、特殊交易、交易前置、交易本身、交易附随之类型化概念以及相应的税法评价规则,为税法确定性问题之求解提供税法分析工具,呈现税法交易定性理论之实践秉性。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