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的头三十年里,德国致力于保护自身不受西欧广为传播的社会“疫病”——生育率下降——的损害。本书从追溯德国19世纪以来的人口政策讲起,集中分析了魏玛时期为应对出生率下降所进行的政策调整,阐述在面对这一人口危机时,一般认知中民主的魏玛共和国如何通过引入政策法规刺激生育、调整人口结构,以及这种国家介入生育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与纳粹的“生命之泉”计划相勾连。作者对魏玛生育政策的讨论集中于四个方面:怀孕生产、性行为、避孕与堕胎,从而分述不同社会团体与政府内部各个派别如何基于各自的立场,为生育问题提供不同的解决路径。其中所包含的孕产妇福利计划和劳动保护法,将德国置于社会改革和妇女解放的前沿,而开明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宽松的堕胎法也为德国女性提供了控制自己生活的新手段。然而,在上述政策的导向下,女性“身体的政治化”趋势也强化了国家干预公民个体行为的权力,以及每当民族处于某种“种族衰落”的危机时,为了国家利益而牺牲妇女权利的倾向。在国家与社会对生育的高度关注和持续介入之下,女性身体的控制权成为了各个社会和政治派别争夺和博弈的场域。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