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群体感应(分子机制和生物技术应用)
0.00     定价 ¥ 14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665201
  • 作      者:
    编者:(意)朱塞皮娜·托莫纳罗|责编:张诗瑶|译者:刘宁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8-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通过合作行为进行的过程,影响基因调控。细胞间通信系统根据细胞密度和生长阶段,涉及信号分子的产生与传递。致病性,即侵染宿主并引起疾病的能力,其受细胞通信信号分子的调控。本书探讨了QS作为发现新抗生素的一种潜在途径,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对微生物世界的了解。 本书提供了关于群体感应机制及其在生物材料设计、药物输送、海洋生物膜等领域的生物技术应用的多种研究方法。一方面,有助于理解调控这一机制的分子基础;另一方面,介绍了应用领域的新发现。此外,本书也可以作为一本实用手册,对于从事微生物学、环境和食品科学、海洋生物学和化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极具价值;同时,也帮助初学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令人兴奋的领域。
展开
目录
第1部分 概况:化学和微生物学
第1章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化学语言
1 前言
2 革兰氏阴性细菌中群体感应系统构建
2.1 基于AHLs的群体感应
2.2 基于AI-2的群体感应
2.3 使用其他自诱导物的QS系统
3 自诱导物的化学性质
3.1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3.2 环呋喃酮化合物
3.3 其他
3.4 海洋环境中的群体感应
4 群体淬灭分子
4.1 AHL受体抑制剂的研究:LasR拮抗剂
4.2 QS酶的抑制作用
5 结论
术语表
缩写词
参考文献
第2章 群体感应(QS)分子的鉴定分析方法
1 前言
2 样品的制备
2.1 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
2.2 固相萃取(SPE)
3 QS分子的检测、鉴定和定量
3.1 AHL检测的分析方法
3.2 AHL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3.3 其他QS分子鉴定和定量分析方法
4 结论
术语表
缩写词
参考文献
第3章 海洋生物膜和环境中的群体感应
1 前言
2 海洋环境中群体感应的发现和日益增长的研究兴趣
2.1 20世纪70年代:在海洋环境中发现群体感应——弧菌-乌贼模型
2.2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对海洋环境中群体感应研究兴趣的日益增长
3 概述海洋环境和生物膜中参与群体感应的原核生物多样性和化合物
3.1 海洋环境中AIs特征分析的试验方法
3.2 AHLs或自诱导物-1(AI-1)
3.3 自诱导物-2(AI-2)
3.4 其他AIs
3.5 AIs在海洋环境中的扩散
3.6 哈维弧菌(和Harveyi支系)是研究海洋细菌群体感应的模型
4 表面生物膜和共生功能体:微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使海洋环境中的群体感应成为可能
4.1 (微)藻际和海洋植物的叶际
4.2 下沉的海洋雪颗粒周围的生物膜
4.3 海洋微生物垫和其他类型的亚潮带生物膜
4.4 珊瑚和其他刺胞动物相关的群落
4.5 海绵相关群落
5 在海洋环境中由群体感应调控的原核生物功能多样性
5.1 发光和色素的产生
5.2 运动性
5.3 生物膜形成、成熟和散布的开始
5.4 毒力
5.5 定殖因子的分泌
5.6 水平基因转移
5.7 营养获取
5.8 抗菌化合物的产生
5.9 细胞群体内表型异质性的诱导和维持
6 在海洋环境中寻找和应用群体感应抑制剂:水产养殖保护与绿色防污技术创新
6.1 一个模型故事:红色海洋藻类Delisea pulchra中发现防污化合物
6.2 从海洋生物中分离的群体感应淬灭化合物的多样性
6.3 海洋群体淬灭酶的多样性
6.4 在海洋水下表面生物污垢的应用
6.5 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7 总结
术语表
缩写词
参考文献
第4章 极端微生物中的群体感应
1 极端微生物和极端生态系统简介
2 极端微生物的群体感应
2.1 嗜盐菌
2.2 嗜热菌
2.3 嗜酸菌
2.4 古菌
2.5 其他极端细菌
3 极端微生物生物分子合成:QS调控
3.1 极端酶
3.2 胞外多糖
4 极端生物分子:潜在的生物技术应用
5 结论
术语表
缩写词
致谢
参考文献
第2部分 跨界通信
第5章 群体感应在植物致病性上的作用
1 前言
2 群体感应现象
2.1 植物相关的微生物群体感应
3 细菌群体感应对植物免疫和生理的影响
3.1 植物先天免疫
3.2 群体感应分子与植物免疫
3.3 群体感应分子影响植物生理
4 群体淬灭在植物病理中的作用
4.1 植物群体感应抑制剂
4.2 抗植物致病细菌的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
5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糖和糖的信号转导
6 总结和展望
术语表
缩写词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第6章 群体感应和肠道微生物组
1 前言
2 自诱导物
3 细菌中的儿茶酚胺信号传导
4 肠道中的营养信号
5 结论
术语表
缩写词
参考文献
第3部分 群体感应抑制
第7章 生物膜中酶促群体淬灭
1 前言
2 表层上的生命:细菌生物膜
3 生物膜和抗生素耐药性
3.1 多物种生物膜
3.2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交流
3.3 群体感应信号
3.4 群体淬灭酶
3.5 淬灭喹诺酮依赖的QS信号
3.6 群体淬灭酶的应用
3.7 表面的功能化
3.8 膜生物反应器
3.9 吸入式乳酸酶类
4 讨论和展望
术语表
缩写词
致谢
参考文献
第8章 多酚对微生物细胞间通信的影响
1 什么是群体感应?
2 多酚
2.1 结构与分布
2.2 多酚的抗菌活性
2.3 多酚作为群体淬灭剂
3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具有抗菌活性和QQ活性的多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