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情态词的分类
1.2.1 情态词的外部分类
1.2.2 情态词的内部分类
1.3 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分析
1.3.1 动词分析法
1.3.2 制图理论法
1.3.3 理论比较
1.4 本书研究方向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问题
1.4.3 理论假设
第二章 条件情态与新分类体系
2.1 条件情态的概念与基本内涵
2.2 条件情态的语义演变
2.2.1 情态词语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2.3 条件情态的句法语义特征
2.3.1 汉语中的条件情态动词
2.3.2 条件情态与认识情态的系统对比
2.4 小结
第三章 情态动词的补足语结构
3.1 动词补足语从句限定性测试
3.2 情态动词补足语结构成分的限定性
3.2.1 认识情态
3.2.2 根情态
3.2.3 重新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情态句的论元结构
4.1 题元角色
4.2 情态词的论元结构
4.2.1 道义情态词的题元角色特征
4.2.2 道义情态词的论元结构与隐性施用句
4.3 余论与总结
第五章 情态词的否定式
5.1 情态词的极性特征
5.2 情态词否定结构的句法特征
5.3 否定词与情态词的句法位置关系
第六章 焦点情态句
6.1 焦点情态句的定义
6.2 焦点标记词“是”
6.3 汉语焦点情态句的主要类型
6.3.1 “是BE”字引导的句首认识情态句
6.3.2 “有”字激活的句首道义情态句与容量情态句
6.3.3 介词“让”“由”“给”激活的句首道义情态句
6.3.4 “是FOC”激活的句首道义情态句
6.4 情态词与其他焦点结构的共现限制
6.4.1 低焦点“才”“都”“就”“还”
6.4.2 高焦点“只有”“无论”
6.5 情态词与疑问式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理论价值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