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加工中,尽管句法和语义理论历经变迁,但一些关键问题依然悬而未决,突出地表现在:在语言理解中,句法和语义之间的关系;在语言加工的具体时间进程中,句法与语义何时出现交互;二者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基于印欧语系下的这些理论争端,本书进行了跨语系的探讨,借助汉语理解和加工任务,反观句法驱动的生成理论。具体而言,本书以汉语句法为切入点,以汉语母语者为被试,借助时间分辨率较高、生态效度较好的眼动阅读技术,辅以离线的接受度判断和回溯访谈,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在语言理解中,句法是否是一个独立于语义的自治系统?第二,在语言加工的时间进程中,句法和语义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句法是否先于语义被激活?二者是独立加工抑或是交互作用?如果存在交互,体现在哪些语言层面?第三,在语言理解中,句法与语义的关系是基于语言系统内部,抑或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希冀借助语言理解反观句法驱动的生成理论,厘清各理论所争议的焦点,为现存的基于印欧语语系的句法与语义理论提供跨语系的实证参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