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
1 历史建筑概述
1.1 历史建筑的概念
1.1.1 历史建筑概念的界定
1.1.2 与历史建筑相关的概念
1.2 历史建筑的类型
1.2.1 居住建筑
1.2.2 公共建筑
1.2.3 宗教建筑
1.2.4 礼制建筑
1.2.5 工业建筑
1.2.6 军事建筑
1.3 历史建筑的特征
1.3.1 二元性特殊不动产
1.3.2 传承性
1.3.3 地域性
1.3.4 产权限制性
1.3.5 稀缺性
1.3.6 资源与资产的双重属性
1.3.7 社会性
2 历史建筑价值体系
2.1 历史建筑价值认识
2.1.1 价值认识
2.1.2 历史建筑价值
2.2 历史建筑特征价值体系
2.2.1 历史建筑特征价值类型分析
2.2.2 历史建筑特征价值关系分析
2.3 历史建筑经济价值
2.4 历史建筑价值二重性
2.4.1 综合价值与经济价值分析
2.4.2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分析
2.4.3 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分析
2.5 构建历史建筑价值体系
3 历史建筑估价的经济学原理
3.1 历史建筑估价的经济学理论
3.1.1 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历史建筑经济价值分析
3.1.2 西方传统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历史建筑经济价值分析
3.1.3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历史建筑经济价值分析
3.2 历史建筑利用与价值的经济学分析
3.2.1 经济学思维引导历史建筑合理利用
3.2.2 历史建筑经济价值增减分析
3.3 历史建筑经济价值特征
3.3.1 感知性与主观性
3.3.2 动态性与增值性
3.3.3 多元性与整体性
3.3.4 公共性与外部性
3.3.5 可衡量性与市场稳定性
4 历史建筑的产权界定与限制
4.1 产权关系的理论分析
4.2 产权界定
4.2.1 所有权
4.2.2 用益权
4.2.3 其他权利
4.3 产权限制
4.3.1 设定保护范围
4.3.2 保护范围内的限制规定
4.3.3 周边环境协调的限制规定
4.3.4 分级保护的规定
4.3.5 保护限制规定
4.3.6 非物质文化信息的保护规定
4.3.7 小结
4.4 产权管理
4.4.1 产权管理
4.4.2 产权关系
5 历史建筑利用方式
5.1 建筑遗产保护规划
5.2 历史建筑展示性利用
5.2.1 展示性利用的主要内容
5.2.2 展示性利用的主要方式
5.2.3 展示性利用的经济分析
5.3 功能性利用分析
5.3.1 功能性利用的主要内容
5.3.2 功能性利用的经济分析
6 历史建筑经济价值影响因素
6.1 社会经济因素
6.1.1 经济发展趋势
6.1.2 社会文化因素
6.1.3 人口因素
6.2 市场供求关系因素
6.2.1 供给状况
6.2.2 需求状况
6.2.3 市场交易状况
6.3 法律政策因素
6.3.1 法律政策
6.3.2 金融税收
6.3.3 规划因素
6.4 不动产自身因素
6.4.1 位置
6.4.2 用途
6.4.3 土地因素
6.4.4 建筑因素
6.5 历史建筑的特殊影响因素
6.5.1 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影响因素
6.5.2 特殊使用价值(可利用性)
6.5.3 保护限制条件
6.5.4 历史建筑经济价值特殊影响因素表
……
7 历史建筑估价原则与程序
8 市场比较法的应用
9 成本法的应用
10 收益法的应用
11 假设开发法(剩余法)的应用
12 条件价值法的应用
13 标准价调整法的应用
14 特征价格法的应用
15 历史地段项目经济评价
16 特殊项目评估研究
17 估价报告主要内容
18 结论:构建历史建筑估价技术体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