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序 3
前 言 4
第一篇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6
第一章 绪论 6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6
第二节 研究对象 11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
第五节 章节安排 15
第二章 理论回顾 18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18
一、“空间流”及其发展脉络 18
二、中心城市基础理论 19
三、国家中心城市 21
四、世界城市体系 24
五、全球城市网络 25
第二节 城市空间流的研究进展 27
一、基于经济流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 27
二、基于信息流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 28
三、基于知识创新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 30
四、基于交通流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 31
五、基于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 32
六、基于企业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城市网络结构研究 34
七、小结 36
第二篇 城市流动空间的分析框架 42
第三章 城市流动空间理论与框架 42
一、城市流动空间的特征与作用 43
二、流动空间作用下中心城市形成与发展分析 43
三、城市流动空间的理论模型 53
四、小结 64
第四章 国家中心城市成长条件及作用因素分析 65
一、国家中心城市的基本成长条件 65
二、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长因素 71
三、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影响与辐射作用 78
四、小结 92
第三篇 城市流动空间的实证分析 94
第五章 金融企业视角的城市网络 94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94
二、金融企业空间分布与流向分析 97
三、不同类型金融业的城市流空间联系概述 100
四、大型金融企业的城市联系结构与强度差异 102
五、城市网络格局与联系流向 118
六、城市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124
七、小结 126
第六章 高级生产性服务业视角的城市网络 128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28
二、不同类型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流空间联系概述 132
三、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城市联系结构与强度差异 134
四、城市联系与强度差异 141
五、城市联系的社会网络分析 152
六、小结 155
第七章 高铁客运视角的城市网络 156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6
二、高铁客运集聚强度与空间联系结构 158
三、小结 164
第八章 信息流与知识创新视角的城市网络 165
一、信息流强度与空间联系结构 165
二、知识创新强度与空间联系结构 166
三、小结 168
第四篇 综合分析与政策建议 169
第九章 国家中心城市选择的综合选择与分析 169
一、研究方法 169
二、综合遴选 169
三、城市网络节点体系与功能网络结构 170
四、小结 171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73
一、主要结论 173
二、可能创新点 174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175
第十一章 政策建议 176
一、 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与目标 176
二、 城市网络的协同与优化 176
三、 流动视角下的产业发展建议 176
四、 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路径 176
五、 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 176
第五篇 延伸与补充 177
第十二章 后记:一张未完成的流动网络 177
参考文献 180
附录 19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