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形机器人(产业变革商业机遇与未来趋势)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1778151
  • 作      者:
    作者:(加)李向明|责编:李晓敏|译者:刘红卫//何国西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市面上鲜少出现系统性梳理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的著作,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人形机器人对各行业的变革力量,呈现最前沿动态,让读者紧跟行业趋势,把握发展先机。

展开
作者简介

李向明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人工智能驱动的人形机器人为核心,全方位展示其如何深度融入人类生活,成为推动家庭、工作场所以及全球经济变革的关键力量。书中深入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休闲娱乐、本地制造等不同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探讨其在财富再分配、全球市场走向等方面的经济影响,机器人与人的情感交互等伦理与社会影响;展望人形机器人在太空探索、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对未来10年、20年甚至到2055年的短期和长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讨论人类和人形机器人共生的未来。 


此外,本书通过对特斯拉擎天柱、波士顿动力阿特拉斯等全球12款人形机器人的案例研究,展示顶尖机器人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路径,为读者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阅读体验,是一本引领读者洞悉机器人如何重塑人类社会,深度思考未来人机关系的佳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特斯拉的“我们,机器人”活动盛典

2024 年,全球即将踏入机器人时代。此刻,美国加州好莱坞沉浸在令人既紧张又充满期待的氛围中。在华纳兄弟工作室这一标志性场地,特斯拉的“我们,机器人”(We,Robot)发布会正以宏大的规模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爱好者、投资人、行业领袖和媒体人齐聚一堂,在这座见证无数电影传奇历史的摄影棚里,他们的兴奋感如同活跃的电流,在空气中肆意跃动。场馆内布满了高端 LED(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它们以极简的线条勾勒出十足的未来感,让人仿若置身于通往未来的传送门之中。与会者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这场发布会将重塑人类与技术的关系,成为科技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大厅正前方,巨型倒计时屏上的数字夺目闪烁:10、9、8……每一声嘀嗒都让期待感倍增。这不只是一场普通的技术发布会,更是对机器人从“辅助工具”蜕变为“生活变革者”这一未来图景的惊鸿一瞥。


擎天柱的登场

在倒计时屏归零的瞬间,场馆灯光骤然暗下,全场屏息。激光与数字音效交织而成的华美乐章充盈整个空间。阴影中,一个身影缓缓浮现——特斯拉划时代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它以 1.73 米的身姿傲然挺立,由轻量化材料打造的流线型躯体中,藏着 200 多个精密关节,实现了美学震撼与功能主义的完美平衡。

当擎天柱以近乎人类般流畅的步伐登上舞台时,观众席上的惊叹声瞬间席卷整个场馆。特斯拉先进的 AI(人工智能)算法赋予擎天柱实时适应环境和决策的能力,其每一个动作都体现了仿生学的巅峰。当它抬起机械手臂致意时,全场沸腾,无数人激动地起身:在这一刻,科幻与现实的界限轰然崩塌。


实用魔法的瞬间掠影

埃隆·马斯克在欢呼声中走上舞台,眼中跃动着与观众共鸣的炽热光芒。“欢迎来到未来。”他的声音承载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厚重感,“擎天柱不仅是工程奇迹,更是开启新纪元的钥匙。在这里,机器人将以我们梦寐以求的方式,深度赋能人类生活。”

马斯克继续描绘未来图景,“想象这样一个世界:擎天柱能打理家务、烹饪三餐、照护家人。那些原本占据你时间的琐事都将被优雅地化解,让你有更多时间去追寻所热爱的。这不是科幻小说——这正是擎天柱将要实现的未来”。

他邀请观众与机器人互动。一位中年女士上前问道:“擎天柱,你能将室温调至 72 华氏度吗?”机器人微微侧首,传感器蓝光流转:“正在设定 72 华氏度。”话音刚落,空调系统即刻响应。人群中,惊叹声此起彼伏——AI 与环境控制系统的衔接竟能如此丝滑。

接下来的演示将气氛推向新的高潮。擎天柱利用操作台上的食材制作三明治。它精准运用各个关节,完成面包切片—涂抹酱料—码放配菜,最后将成品置于餐盘。“请享用。”擎天柱颔首示意。观众屏息见证的,不只是一次简单的食物制备,更是智能家居革命的无限可能。


擎天柱实战:多维应用场景

发布会通过一系列场景展示了机器人的“多面手”特性。在医疗模拟环节,擎天柱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精准配发药物,并将数据同步给医生;在工业场景中,它轻松地搬运重型货箱,在复杂地形间自如穿行,彰显出革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潜力。

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一个轮椅男孩面前。“你愿意与我下盘国际象棋吗?”擎天柱的声音暖如春风。男孩兴奋地点头,机器人的胸腔部位随即展开一副便携式棋盘。对弈伊始,这项技术在教育启蒙、康复治疗与情感陪伴领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便已然清晰可见。


后劳动经济时代的曙光

马斯克重返舞台中央,阐释着这场技术飞跃的宏观意义,“擎天柱不仅是工具,更是通往后劳动经济时代的关键。在新纪元,人类将从重复性劳作中解放出来,得以专注于创造、休闲与自我实现”。

马斯克进一步描绘,“试想这样的场景:当擎天柱这类机器人提升生产力后,我们完全可以探索全民基本收入模式,确保技术进步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人。由机器人创造的社会财富将通过再分配机制,为全民织就安全网”。

这番论述在观众席激起兴奋与沉思交织的声浪。这位科技巨擘描绘的愿景正冲击着传统的工作与经济范式,点燃了大众对社会结构变革的讨论热情。


沉思时刻:人类何去何从?

当活动接近尾声时,观众获邀与擎天柱近距离互动。有人争相与机器人合影留念,有人测试其语言处理能力。擎天柱始终睿智应答、举止优雅,甚至偶尔还展现出幽默感。然而,在惊叹声中,理性的反思浪潮悄然涌动——部分嘉宾忧虑人形机器人对隐私安全、伦理困境以及就业的冲击。

与会的一位 AI 伦理学家坦言:“擎天柱是划时代的成就,但是在拥抱新时代时,我们必须同步考量伦理框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何实现劳动力平稳转型?破解这些命题都需要集体智慧。”

这番发言引人深思,让沸腾的会场回归理性。人形机器人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演进,更是一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社会变革。


向未来发出邀约

马斯克在闭幕致辞中展望:“今天,我们仅仅掀开了未来帷幕的一角,这不过是序幕。我诚邀诸位共同参与塑造这样的未来——科技将人类文明托举至新高度,擎天柱这样的机器人不仅是助手,更是人类文明征程中的同行者。”

随着观众陆续离场,此起彼伏的讨论声编织成思想的星云。所有参与者心照不宣:他们见证的远不只是一场产品发布会,更是足以撼动全球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重大历史时刻。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人形机器人时代
第一章 人形机器人时代来临     ●    002
第二章 人形机器人简史     ●    011
第三章 超越智能家居     ●    018
第四章 新型同事的兴起     ●    027

第二部分
人形机器人+日常生活
第五章 AI个人助理:全天候管理你的生活     ●    038
第六章 陪伴与护理:面向老年人和儿童的人形机器人     ●    047

第三部分
人形机器人+工作
第七章 医疗行业的人形机器人:医生即刻接诊     ●    058
第八章 零售行业的人形机器人:未来购物体验     ●    068
第九章 制造行业的人形机器人:精准与高效     ●     077
第十章 教育行业的人形机器人:从导师到课堂助手     ●     087
第十一章 酒店行业的人形机器人:从礼宾服务到客房服务     ●     097

第四部分
人形机器人+休闲
第十二章 娱乐领域的人形机器人:不只是表演者和伙伴     ●     110
第十三章 体育领域的人形机器人:未来的健身教练     ●     121
第十四章 艺术领域的人形机器人:AI艺术家     ●     132

第五部分
人形机器人+本地制造业
第十五章 
本地制造革命:人形机器人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     146
第十六章 智能制造驱动未来城市:新工业革命浪潮     ●     159
第十七章 本地化制造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     173
第十八章 对全球贸易和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     184
第十九章 智慧城市与本地化生产的未来     ●     196

第六部分
人形机器人的经济影响
第二十章 后劳动经济的崛起     ●    208
第二十一章 机器人、全民基本收入与财富再分配     ●    221
第二十二章 人形机器人与全球市场的未来     ●    234
第二十三章 在机器人技术驱动经济中重新定义工作的意义     ●    249
第二十四章 机器人、经济政策与政府的角色     ●    260

第七部分
人形机器人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第二十五章 人形机器人与岗位替代     ●    276
第二十六章 人形机器人与伦理问题     ●    290
第二十七章 人形机器人与人类情感     ●    303

第八部分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展望
第二十八章 太空中的人形机器人     ●    320
第二十九章 人形机器人与智慧城市     ●    331
第三十章 未来10年的人形机器人     ●    345
第三十一章 未来20年的人形机器人     ●    360
第三十二章 2055年:人类与人形机器人的共生未来     ●    376

结语     ●     391
附录     ●     399
致谢     ●     41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