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原运动康复系主任 王安利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授钱菁华
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周敬滨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建武 专业推荐!
以跨学科思维重塑脊柱-骨盆-髋关节复合体评估思路与康复逻辑
1.解析“评估→教育→手法操作→激 活→整合”管理框架
2.讲解复合体应用解剖学结构及功能联动性
3.阐释不同类型腰痛与髋关节疼痛的影响因素与评估思路
4.讲解不同评估技术、手法操作和激 活技术的要点、步骤与常见错误
5.整合常见疼痛问题的“评估→教育→手法操作→激 活”思路
全书分为8章,第 一章介绍了关于“5个ATE”、功能评估、最 佳对位、临床评估等的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如何将“5个ATE”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第3章介绍了与脊柱-骨盆-髋关节复合体关系紧密的部位和肌肉功能链的应用解剖学知识;第4章介绍了脊柱-骨盆-髋关节复合体功能障碍引起的常见疼痛问题和运动损伤;第5章到第8章结合大量真人案例与示范图,详细讲解了针对脊柱-骨盆-髋关节复合体的功能评估技术、手法操作、激 活技术和整合策略。
书中展示了多维度的评估思路及康复技术,运动康复师、体能教练、健身教练等专业人士均可从中获益。
关于作者 vii
致谢 viii
关于译者 ix
第 1章 内容提示 1
框架:“5个ATE” 1
临床推理 4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7
功能评估 7
最佳对位 11
动作 13
临床评估 15
结论 17
第 2章 将“5个ATE”整合到临床实践中 21
引言 21
脊柱的功能评估 23
骨盆和髋关节的功能评估 25
位置对齐 29
临床评估 31
临床推理 41
结论 45
第3章 应用解剖学 51
引言 51
与胸椎-骨盆罐状区相关的应用解剖学 58
肌肉功能链的应用解剖 65
结论 77
第4章 疼痛、病理学和功能障碍 83
腰痛 83
特异性腰痛 88
非特异性腰痛 93
慢性腰痛的敏化作用 95
慢性腰痛治疗中的积极医疗 96
影响腰痛的因素 97
年轻运动员髋关节疼痛 101
关节外/ 关节内髋关节和腹股沟相关疼痛的处理 105
骨盆带生理学与功能障碍 108
结论 112
第5章 评估和教育 119
引言 119
临床推理 121
教育 122
功能评估 123
功能评估技术 124
姿势和被动运动评估 133
姿势和被动运动评估技术 134
关节评估 136
关节评估技术 138
肌肉评估 141
肌肉评估技术 143
神经敏感性评估 150
神经敏感性评估技术 151
肌肉力量和肌肉能力评估 153
肌肉力量和肌肉能力评估技术 154
结论 157
第6章 手法操作 161
引言 161
关节手法操作 162
软组织手法操作 162
肌肉激活技术 163
关节手法操作的神经生理学 163
软组织手法操作的神经生理学 165
肌肉激活技术的神经生理学 166
关节手法操作的效果 166
软组织手法操作的效果 168
肌肉激活技术的效果 168
关节手法操作、软组织手法操作和肌肉激活技术的联合效果 168
手法操作治疗和患者安全 169
手法操作前的刺激性评估 171
手法操作前的刺激性评估技术 173
胸椎和肋骨手法操作技术 174
腰椎手法操作技术 180
骨盆带手法操作技术 183
髋关节手法操作技术 186
神经动力学技术 192
手法操作的常见错误 194
结论 194
第7章 激活 199
引言 199
灵活性 205
灵活性激活技术的例子 205
运动控制 211
运动控制激活技术的例子 213
肌肉能力和肌肉力量 219
肌肉能力和肌肉力量激活技术的例子 222
结论 230
第8章 整合 235
引言 235
腰椎小关节相关疼痛 236
腰椎间盘相关疼痛 238
骶髂关节相关疼痛 240
耻骨相关腹股沟疼痛 242
髋关节相关疼痛 244
内收肌相关疼痛 246
腰大肌相关疼痛 249
腹部相关疼痛 251
结论 252
附录一 255
附录二 257
附录三 259
这本书以创新的“评估→教育→手法操作→激 活→整合”管理框架为核心,系统整合了生物医学与生物-心理一社会模型,为复杂肌肉骨骼问题的临床决策提供了科学且实用的路径。书中通过真实案例解析,结合功能评估、手法操作与整合训练策略,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无论是运动康复师、体能教练还是临床医生,皆能从书中多维度的评估技术和循证支持的治 疗方案中获得启发。此外,这本书对处理运动员脊柱-骨盆-关节复合体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王安利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 家,二级教授;北京体育大学原运动康复系主任
这本书针对脊柱-骨盆-髋关节复合体,通过多维视角解析了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的联动性,并结合临床提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评估思路。书中提出的管理框架,为相关从业者解决复杂的肌肉骨骼问题开拓了思路。推荐运动康复师、物理治 疗师和运动损伤领域研究者阅读和学习这本书,从中获得理论深化与临床转化的双重价值。
钱菁华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精细解剖到动态评估,从病理机制到运动干预,这本书以跨学科思维重塑了脊柱-骨盆-髋关节复合体的康复逻辑。作者巧妙地融合了经 典理论与前沿进展,辅以丰富的临床案例分析,既为康复治 疗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路径,也为运动科学研究者拓展了创新思路。书中有关慢性腰痛、髋关节疼痛和腹股沟疼痛的评估、姿势代偿及运动链功能紊乱的解析具有很强的启发性,是提升临床决策能力与康复效能的宝贵资源。
周敬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运动与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
这本书中的管理框架不仅强化了功能评估的精 准度,更通过症状改善技术和整合训练策略,实现了治 疗精 准性与个体化需求的平衡。案例中职业运动员的康复路径分析,生动诠释了如何通过优化对位、激 活肌肉链及恢复形/力闭合机制来提升运动表现。推荐运动队队医、康复治 疗师、体能教练及其他运动康复行业从业者将其作为案头书。
徐建武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