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陈氏太极拳功法精要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964896
  • 作      者:
    魏光华
  • 出 版 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魏光华,溪柳堂主、贯烛,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北京市武术协会陈照奎太极拳社会员。自幼酷爱中国传统武术,尤爱传统太极拳。1979年接触中国传统武术,起初学习武子长拳、十路弹腿,以及五虎枪、六合刀、雪片双刀、地趟鞭等器械。1982年拜陈照奎的亲传弟子、北京市陈氏太极拳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昌平武协副会长刘武年先生为师,习练陈氏太极拳一、二路传统套路,协助创办三友拳道协会并担任协会秘书长,是北京陈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2012年专门拜访吴氏太极拳大师高壮飞前辈,请教和学习太极拳与人体结构力学及中医经络的关系,受益匪浅。2013年向汪派杨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朱怀元的弟子孙培兴前辈学习杨氏太极拳老六路拳法和内功心法。
2014年跟随李忠荫先生的入门弟子张进生先生(法号泓生)习练陈氏太极拳传统功法和推手技法。2019年起专注于泓生先生传授的陈氏太极拳传统功法的研究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根据太极拳的运动特点,结合太极阴阳理论和人体骨骼结构,将泓生先生传授的太极功法整理归纳,编写成《陈氏太极拳功法精要》一书,将这一独特功法完整记录下来,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了珍贵的学习资料,也为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介绍的是张进生先生(法号泓生)传授的一套陈氏太极拳传统功法,这套太极拳功法传承有序,古老质朴,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不但结构严谨,而且架构完整,风格独特。这套太极拳功法既是独立于太极拳拳架套路之外的一套独立功法,又与太极拳的拳架套路密切相关。这套太极拳功法是习练拳架套路的基础,若把功法带入拳架,与拳架融为一体,将赋予拳架更深的内涵。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共有五章,这五章先介绍陈太极拳功法传承脉络、特点,后系统介绍陈氏太极拳功法的组成及功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功法简介、基本动作、动作要点等方面对具体功法进行详细讲解。第二部分写泓生先生授拳实录,介绍泓生先生传授的十几种太极拳传统功法或技法,这些功法或技法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十分珍贵。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陈氏太极拳功法精要
第一章 陈氏太极拳的传承和特点
第一节 陈氏太极拳的传承
第二节 陈氏太极拳的特点
第二章 陈氏太极拳基础功法
第一节 托盘功
第二节 缠丝手
第三节 折门板
第四节 丹田内转功
第五节 腰胯折叠
第六节 磨盘功
第七节 转踝子骨
第八节 身法要诀
第九节 功法组合
第三章 太极开门手
第一节 双缠手
第二节 太极缠手
第三节 内圈缠手
第四节 外圈缠手
第五节 开合缠手
第四章 太极拳推手
第一节 推手简述
第二节 单推手
第三节 双推手
第五章 太极拳劲法
第一节 太极拳的八种劲法
第二节 粘黏连随
第三节 虚实劲
第四节 缠丝劲
第二部分 泓生先生授拳实录
明三节
三转一提拉
托盘功
走线板和抱月牙
拜佛手
咬手指
弹琴手
磨盘功
转尾闾和摇尾巴
转踝子骨
三七步
十字手
折合页
割镰刀
风摆柳
小溪潺潺
捆劲
鱼跃劲
蛤蟆骨朵
拧羊耳
小鸡啄米和小鸡望鹰
鸟回头和勾子手
附:陈氏太极拳83式动作提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