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武当秘传筋经功(图说武当秘技系列二)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0965732
  • 作      者:
    阎彬
  • 出 版 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阎彬,民族传统体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河南省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级一流武术课程负责人,主要从事武术与民族体育文化、口述历史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武当筋经功,是一种比较独特的内外兼修、练养结合的秘传功夫。筋经功与少林易筋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与易筋经有所不同,其有着自己独特的练法要求与修炼追求。
  何谓筋经功?简单来讲,就是“外练其筋,内练其经,坚持为功”。
  “筋”与“经”,是传统功夫的常用俗语,均源自中医。“筋”主要指肌腱与韧带。“经”主要指经络与经筋。
  “外练其筋”,是通过独特的姿势与动作,来舒筋活血,去痹补虚;抻筋拔骨,通关利节;强筋壮骨,增劲添力。
  “内练其经”,是以“外练其筋”为根,由外引内,由外及内,再辅以相应的呼吸吐纳与意念指引,来通经活络,坚实脏腑;健肺益气,补养真元;活血化瘀,预防疾病;荡除积滞,去除顽症。
  “坚持为功”,是要勤修秘法,筋经合练,相得益彰,持之以恒,自然有成。
  武当筋经功以“练养相兼,积健为雄”为要则,可谓“武功文式”。练时要集中精神,注重动作,以动带息。讲究息从外动,相随相依;由浅入深,自然顺遂。久则形动气贯,内外浑元,周身太和。
  一、武当筋经天柱功,是武当筋经功的一套基础功法,因其注重对颈椎骨节与颈项筋经的锻炼而得名。此功共由九式组成,切合道家阳极之数,动作不多,方法简单,容易学练,对伏案久坐的“低头一族”尤其实用。
  二、武当筋经抻拔功,又叫“筋健功”,是武当筋经功的重要功法。此功拉伸柔和,运劲自然;屈伸有度,开合分明;动静相兼,舒顺连绵。练之可使人通体松活,肢节灵便;筋骨强壮,体能提高;经络舒顺,气血充盈;脏腑安康,精力旺盛,是一套非常优秀的筋经保健功。武当筋经抻拔功偏重养生,没有实战追求,与一般武术入门的抻拔功有所不同。
  三、武当筋经导引功,是一种独特的武当传统筋经功。此功偏重“导引”,注重养生;使用“柔劲”,“柔筋养身”;姿势多变,长短相宜。
  四、武当筋经大壮功,练之可“大增气力,壮健身体”,是武当筋经功的重要功法。此功兼顾整体,锻炼全面,以筋骨的舒展与抻拔动作,导引与调畅人体的“十四经”,诀曰:“龙屈虎伸畅任督,青牛望月手太阴,掌抱日月手阳明,铁牛耕地足阳明,牛劲虎势足太阴,抓石补天手少阴,二郎担山手太阳,打躬作揖足太阳,三盘落地足少阴,霸王举鼎手厥阴,推窗望月手少阳,神龙探爪足少阳,游龙吊尾足厥阴,万法归宗八脉通。”
  五、武当筋经浑元功,是武当筋经功的一套传统秘功,诀日:“调手通臂,腰腿连体。周身排击,浑元一气。”此功以“五段调手功”为根、为重,使双臂灵活,两手有力;继以“蹲挺式”增强腿脚力量,使桩步坚壮;再以“探海式”与“扳角式”拉伸腰背筋经,使腰部柔韧灵活;辅以“里合式”,通过仰卧来勾腰举腿,渐使周身合劲;最后以“排击法”增强卫气,丰实肌骨,坚壮筋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武当筋经天柱功(九式)
  武当筋经天柱功,是武当筋经功的一套基础功法,因其注重对颈椎骨节与颈项筋经的锻炼而得名。
  何谓“天柱”?“天柱”指天柱骨,人体结构名,即颈柱骨,又名旋台骨、玉柱骨、颈骨、大椎骨,即第四、五、六颈椎的合称。《穴名释义》曰:“人体以头为天,颈项犹擎天之柱。”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旋台骨,又名玉柱骨,即头后颈骨三节也。”清代沈彤的《释骨》记载:“骨三节,植颈项者,通曰柱骨。”张介宾注:“肩背之上、颈项之根,为天柱骨。
  此功共由九式组成,切合道家阳极之数,动作不多,方法简单,容易学练,对伏案久坐的“低头一族”尤其实用。劳作之余,练习一会,诸如颈项强痛、颈项酸麻、脖颈僵硬、头昏脑胀、眼花耳鸣等症,皆可有效缓解。
  第一式 黄龙抬头
  [功法分解]
  1.两脚小开步(两脚开距与肩同宽,两腿伸直),正身直立;两手掐“子午诀”,抱于小腹;两目垂帘,意守丹田;闭唇合齿,以鼻深吸长呼,调息3~6次。
  子午诀:道家最具代表性的手诀之一,全称“子午八卦连环诀”。中指指尖为午位,无名指指根为子位;抱法为男左、女右,即男性为右掐、左抱,女性为左掐、右抱。以男性为例,左手虎口与右手虎口相叉,左手拇指按在右手无名指指根为“子诀”,其余四指合抱在右掌背上。右手拇指掐在右手中指指尖处为“午诀”。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为阳抱阴(男子左手为阳,右手为阴)。
  丹田:《武当内功秘诀》载,“丹田,俗名小腹,乃元气之府。元气乃生命之本,元气足则康,元气盈则壮。”
  2.头部缓缓上顶(虚领顶劲),使颈椎中正上起。两目张开,平视前方。
  3.枕部缓缓后压,使颈部向后弯曲;头部与胸部“两相争劲”(使暗劲相争,以抻拉颈筋;动形很小,以意用力,若有若无,故谓“暗劲”)。目视上方。定势后停住,保持力度,坚持数秒。
  4.将头颈恢复到第2动姿势;再度仰抬。如此反复练习。(图略)
  初练以6遍为宜;之后次数渐增,以自感舒适为度。此式重在后屈项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武当筋经天柱功(九式) 2
第一式 黄龙抬头 4
第二式 朱雀含颌 6
第三式 玄武观月 8
第四式 青龙侧首 10
第五式 白虎卧听 12
第六式 一柱擎天 14
第七式 犀牛望月 16
第八式 青牛观蹄 18
第九式 阴阳运转 22

第二章 武当筋经抻拔功(十二式) 26
第一式 仙人作揖 28
第二式 仙人推磨 32
第三式 渔翁摇橹 35
第四式 夫子拱手 38
第五式 纤夫拧绳 41
第六式 雏鹰振翼 44
第七式 子午循环 46
第八式 鸱视狼顾 50
第九式 青龙白虎 53
第十式 左顾右盼 56
第十一式 升天入地 61
第十二式 仙鹤伸腿 66

第三章 武当筋经导引功(十二式) 70
第一式 降龙伏虎 72
第二式 白虎练爪 78
第三式 炼石补天 84
第四式 仙鹤振翅 90
第五式 青龙摆尾 95
第六式 开根拔节 100
第七式 懒龙伸腰 108
第八式 松肩拔背 113
第九式 乌龙搅水 119
第十式 气贯长虹 125
第十一式 玄武望月 130
第十二式 闲庭游步 136

第四章 武当筋经大壮功(十四式) 142
第一式 龙屈虎伸 144
第二式 青牛望月 149
第三式 掌抱日月 154
第四式 铁牛耕地 160
第五式 牛劲虎势 167
第六式 抓石补天 173
第七式 二郎担山 180
第八式 打躬作揖 186
第九式 三盘落地 194
第十式 霸王举鼎 204
第十一式 推窗望月 212
第十二式 神龙探爪 219
第十三式 游龙吊尾 226
第十四式 万法归宗 233

第五章 武当筋经浑元功(十式) 242
第一式 初段调手功 244
第二式 二段调手功 253
第三式 三段调手功 260
第四式 四段调手功 270
第五式 五段调手功 276
第六式 蹲挺式 282
第七式 探海式 285
第八式 扳角式 290
第九式 里合式 292
第十式 排击法 29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