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山,深深的海。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不顾危险,不怕牺牲,一次次攀登包括珠穆朗玛峰在内的雪山,一次次向深海深渊下潜……
他们,就是华大科学家!
要知道,作为“中国登山第一城”,深圳有61人登上珠峰,其中10人在华大;全中国下到海平面1000米以下深海、6000米以下深渊的人屈指可数,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也在华大……
是什么,让华大人如此着迷于“登峰探极”?
是华大科学家对大自然深深的好奇心、对人类和家国浓浓的使命感……
是对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等终极问题挑战的勇气和底气。
无尽前沿,带来无尽挑战、无限乐趣、无垠前景……
他们坚信高深可测,生命可测,万物可测!
本书是和17位自然登峰者、科研登峰者,尤其是这群人的领军者——华大集团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汪建的深度访谈录,脱口而出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话语,表达的都是最朴素、最直观的认知,以及那份对未知世界的求索之心、一往无前的登峰精神!
一生很短,我就想站到最高处看看这个世界
——马啸访谈录
华大运动首席运营官(COO),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健将。中国登山协会委员,中国登山协会户外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深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企业家联盟常务理事,广东恩友公益财务理事。曾多次攀登四姑娘大峰、二峰,以及哈巴雪山、玉珠峰、雪拉普岗日、洛堆峰、慕士塔格峰、卓奥友峰等,2021年和2024年两次登顶珠峰。
导言在攀登之外,也要有勇于挑战的精神
马啸对于攀登的态度,似其名,驰骋向前,无畏挑战。
人生第一次了解到雪山攀登,还是因为2003年非典期间,马啸在大学宿舍里看到电视节目上播放王石登顶珠峰的消息。后来,马啸的足迹从学校附近的太白山,到四姑娘山、玉珠峰、慕士塔格峰……逐渐踏遍祖国各大山川。
除了喜欢登山这项运动,马啸也珍惜通过登山结交的纯粹友谊,“那种背对背的信任,是其他的运动或者社交活动很难达到的一种关系”。
马啸和汪建也是在登山活动中认识的。结识近10年后,华大运动成立,马啸选择加入华大。
在这次华大珠峰行动中,马啸担任攀登队队长,不仅要保证华大登山队全体队员的安全,也要确保前线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在带领队员进行体能训练的同时,马啸也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完成科研采样工作。
华大登山队的特别之处,从几位男队员的发型也可窥见一斑。在出发前,马啸和汪建、吕钟霖三人一起剃了光头,为的是在抵达峰顶之后,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更便捷地采集到脑电数据。
。。。。。。
第一部分领军者说
汪建:宇宙浩瀚,生命也浩瀚/003
导言在“吃饱了撑着”的时候,要学会宽容,学会保持奋斗精神/005
汪建:无尽前沿,带来无穷挑战、无限乐趣、无垠前景/021
导言在“异想天开”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022
第二部分登珠峰者说
曹峻:有形的山终能抵达,无形的山更需要攀登/051
导言登山,是一种人生状态/053
马啸:一生很短,我就想站到最高处看看这个世界/069
导言在攀登之外,也要有勇于挑战的精神/070
旦增旺姆:登顶那一刻,我的想法就是赶紧把科研任务完成/085
导言心之所向,素履以往:一位藏族女性攀登者的“珠峰之路”/087
刘欢欢:想让更多人更安全、更舒适地去亲近大自然、亲近雪山/103
导言不仅是攀登一座物理高峰,更是攀登一座科学高峰、精神高峰/105
厉延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想要攀登的珠峰/121
导言热爱随着一次次挑战变得愈发坚定/122
周千龙:珠峰是海拔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141
导言一群不同背景却有相同信念的人,共同完成了一次“科学攀登”/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