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
第1章波动方程
本章将从一维弦振动问题入手,推导刻画弦振动过程的偏微分方程,并讨论其相关定解问题与求解方法.然后进一步推导空间二维/三维波动方程并讨论其性质.*后介绍波动方程其数学结构与所描述物理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本章内容总结在知识地图图1.1中.
1.1弦振动方程的导出与定解条件
1.1.1弦振动方程的导出
本节将讨论描述弦振动过程的数学模型,目的是给出弦上任何一点在其振动过程中所满足的定量关系.具体而言,考虑如图1.2所示一根自然长度为L,线质量密度为p的弦.*先针对所研究弦振动过程给出如下符合现实特征的假设.
(1)弦的粗细远小于长度.数学上可描述为,其中d为弦横截面的直径.该问题就可看作一个空间一维问题.如图1.2中的设定,令轴与弦伸直的方向平行.如此,弦上任意一点均对应一个x的值.
(2)弦上各点都只沿垂直于x轴方向做垂向小变形运动.这就意味着本问题的因变量只有一个,即弦的垂向位移,用字母u表示.它是时间t与空间位置x的函数,即表示弦上a;点所对应部分在t时刻的垂向位置.这里所说的小变形是指弦上任意一点的位移远小于其长度.若从数学的角度描述垂向小变形,可
以认为#是无穷小量,因此可忽略其高阶项,即
值得指出的是,“小变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对于吉他弦而言,厘米量级的位移已经不能看作是小变形;而对于铁索桥的钢缆而言,分米数量级的位移依然可以看作是小变形,因为钢缆长度可能达到数十米的量级.
(3)弦抗拉不抗弯,且其线张力与弦的局部伸长成正比.若用s描述弦的弧长,T表示弦的线张力,则上述假设可以表达为增量形式,即ATocAs,其中AT1和As分别表示弦变形时线张力和弧长相对于前一状态的变化量.这里的线张力T也应该是一个关于空间位置x和时间t的函数.
此外,弦在振动过程中还会受到外力的影响,这里F为线密度力,其单位为N/m.
表1.1汇总了弦振动问题数学建模所涉及的物理量.
我们的目标是基于上述三个假设并利用动量定理,推导出垂向位移所满足的关系式.具体推导过程可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1)证明线张力T与时间变量无关.在整个推导过程中,我们将反复运用微元法的思想.如图1.3所示,考虑一个小区间所对应的弦微段.该微
段的弧长可用割线的长度来近似:
(1.2)
这里利用了为高阶无穷小量的假设.这说明该微段的弧长在振动过程中
与其伸直时的长度保持一致.基于线张力与弦局部伸长成正比的假设,进而证明该微段处的线张力不随时间改变.*后,再利用微元选取的任意性,可以证明,弦上任何一点所承受的线张力T在振动过程中均不随时间而改变.
(2)证明线张力T与空间变量无关.由上述假设(2)可知,弦上每个微段在振动过程中都不存在沿a;方向的位移,即该微段在x方向上时刻保持力学平衡.如图1.3所示,我们*先引入来表示;位置处弦的切线与x轴的夹角,则弦微段在x轴方向上的力学平衡关系可由给出.
在本书中,为简化表达,我们在某个变量后加竖线以及下标,表示该变量在下标所对应的自变量处取值.例如,可引入等,于是上式可改写为
(1.3)
根据微积分的相关知识,6{x)与位移u应满足下列关系:
说明tan[00^]也是无穷小量.由三角函数关系可得
(1.4)
这里再次用到—阶空间偏导数的平方为高阶无穷小的假设.将(1.4)式代入(1.3)式中,有.再由弦微段选取的任意性可知,弦上任意一点所对应的线张力均相同.因此,在小变形振动过程中,弦内部各点的线张力保持一致且不随时间变化.
在上述讨论中可能存在这样的疑惑.既然已经将近似为1,那么sin0为什么不是近似为0呢?这是因为我们是考虑忽略二阶及以上小量的近似,即相应的“误差”是二阶的.这一点可以从三角函数在附近的泰勒展开看到:
在忽略二阶及以上小量的前提下我们自然得到
(1.5)
(3)基于动量定理导出所满足的关系式.考虑所对应微段在时间微段内沿垂向的动量守恒.根据(1.2)式,所考察弦微段的质量为,则其从到在垂直方向上的动量变化可表达为
为方便表达,我们再次引入新记号:用变量加竖线再加上下标的形式来表示该变量在上标处取值与在下标处取值之差.例如上面的式子可改写为
(1.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