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炭素罐式煅烧炉煅烧技术基础理论
0.00     定价 ¥ 8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001492
  • 作      者:
    黄金堤
  • 出 版 社 :
    冶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包括6章内容,第1章主要介绍石油焦煅烧技术概述,第2章介绍煅后石油焦质量灰色关联分析,第3章介绍石油焦热解动力学,第4章介绍石油焦颗粒热解数学模型开发与应用,第5章介绍罐式炉煅烧石油焦过程三维数值模拟,第6章介绍罐式煅烧炉内石油焦热解挥发分迁移路径影响机制。本书内容丰富,数据详实,技术先进,可作为高等院校冶金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为从事相关冶金过程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石油焦煅烧技术概述 1.1. 石油焦煅烧过程概述 1.1.1 石油焦的来源及用途 1.1.2 石油焦煅烧的机理 1.1.3 石油焦煅烧目的及质量指标 1.2. 石油焦煅烧设备 1.2.1 罐式煅烧炉 1.2.2 回转窑 1.2.3 回转床 1.3 罐式炉煅烧技术 1.3.1 罐式煅烧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1.3.2 影响罐式炉煅烧石油焦产量和质量的因素 1.4. 罐式炉煅烧石油焦技术现状 1.4.1 石油焦煅烧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1.4.2 石油焦煅烧工艺及优化研究 1.4.3 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第二章 煅后石油焦质量灰色关联分析 2.1. 引言 2.2. 灰色关联分析法基本原理 2.3. 影响石油焦煅烧质量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2.3.1煅后焦真密度及粉末电阻率线性回归拟合 2.3.2 煅后焦真密度灰色关联分析 2.3.3 煅后焦粉末电阻率灰色关联分析 第三章 石油焦热解动力学 3.1. 引言 3.2 原料和方法 3.2.1. 石油焦原料分析 3.2.2. 石油焦热分析方法 3.2.3. 热解动力学方法 3.2.4 BP神经网络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石油焦的热解行为 3.3.2 石油焦TG-MS 分析 3.3.3 IPR 动力学计算 3.3.4 基于BPNN模型的热解预测 第四章 石油焦颗粒热解数学模型开发与应用 4.1. 引言 4.2. 石油焦热解过程一维球坐标数学模型 4.2.1 石油焦颗粒的能量方程 4.2.2 石油焦颗粒的热解动力学方程 4.2.3模型的离散及耦合 4.3单颗粒热解模型参数及计算条件 4.4各因素对颗粒内外温度的影响 4.4.1不同直径对颗粒内外温度的影响 4.4.2 不同气体流速及温度对颗粒升温的影响 4.4.3不同水分、挥发分含量对颗粒升温的影响 4.5罐式炉内温度环境条件下石油焦颗粒内外温差 第五章 罐式炉煅烧石油焦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5.1 引言 5.2 数学模型原理及模型建立 5.2.1数学模型基本假设 5.2.2控制方程 5.2.3固相化学反应速率 5.2.4气相化学反应速率 5.2.5 流固耦合边界条件 5.3模型参数设置 5.3.1罐式炉的几何参数 5.3.2模型各物性参数 5.4模型验证 5.4.1模拟条件 5.4.2模型与现场数据对比 5.5 炉内多物理场仿真结果分析 5.5.1气相浓度及温度场分析 5.5.2石油焦中固相组分浓度场分析 5.5.3速度场分析 5.6罐式炉内温度场的影响因素 5.6.1单罐单位排料量 5.6.2生焦中挥发分含量 5.6.3 空气过量系数 5.6.4生焦中水分含量 5.6.5首层:二层挥发分分配比 5.6.6料罐长度对炉内温度场的影响 5.6.7料罐温度与火道温度、排料量线性回归分析 第六章 罐式煅烧炉内石油焦热解挥发分迁移路径影响机制 6.1 引言 6.2. 实验 6.2.1 石油焦原料及其理化性质 6.2.2 石油焦堆积料层阻力特性 6.3. 数学模型 6.3.1 罐式炉结构及CFD模型构建 6.3.2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罐式炉内各物理场分布规律 6.4.2 颗粒粒度对挥发分走向的影响 6.4.3 火道温度对挥发分走向的影响 6.4.4 单位排料量对挥发分走向的影响 6.6.5挥发分含量对挥发分走向的影响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