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电子学射频电路与设计技术(第二版)》是首版的更新、大幅修改和重组。为了编写一本更为专业的书,第二版中删除和增加了一些内容,使其更适合即将学习这类课题的学生。
在第二版中,每一章的课程讲授、例题、案例分析和问题都遵循了我的加拿大学生正在学习和设计的调幅射频(AM、RF)接收电路的设计要求,因此,书中的示例电路都已在课程的实践部分进行了演示。出于教学目的,对接收机电路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进行了调整,使其适合于首次学习射频电路设计的本科生。本课程先修课程为电路理论和模拟电子学。
由于《无线通信电子学射频电路与设计技术(第二版)》的体量越来越大,使得我们不能安排更多的篇幅来“演练”习题,而这些习题是练习所提出的思想和概念所必需的。相反,在《无线通信电子学射频电路与设计技术(第二版)》习题集第二版中给出了一些已解决的教程类型的练习和问题,这些练习和问题对有志进一步提升射频电路设计技能的同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部分 基本概念和定义
第1章 信号与波形
1.1 能量与信息的概念
1.2 信号无线传输
1.2.1 无线技术简史
1.2.2 波的性质
1.3 波形的定义
1.3.1 振幅
1.3.2 频率
1.3.3 波长
1.3.4 波的包络线
1.3.5 相位、相位差和信号速度
1.3.6 正弦函数的平均值
1.3.7 “高频”的概念
1.4 电子信号
1.4.1 直流和交流信号
1.4.2 单端和差分信号
1.4.3 建设性和破坏性信号相互作用
1.5 信号指标
1.5.1 功率
1.5.2 均方根(RMS)
1.5.3 交流信号功率
1.5.4 分贝范围
1.6 复频域传递函数
1.6.1 一阶函数,形式一
1.6.2 一阶函数,形式2
1.6.3 一阶函数,形式3
1.6.4 一阶函数,形式4
1.6.5 二阶传递函数
1.6.6 增益和相位裕度
1.7 总结
第2章 基本特性和设备模型
2.1 “黑盒”技术
2.2 双端模型
2.2.1 理想的电阻
2.2.2 理想的开关
2.2.3 理想电压源
2.2.4 理想电流源
2.2.5 电压/电流源
2.2.6 理想模型综述
2.3 阻抗
2.3.1 线性电阻
2.3.2 非线性电阻
2.3.3 电容器
2.3.4 电感
2.4 总结
第3章 多级接口
……
第二部分 射频接收机电路
附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