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电力新质生产力与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0.00     定价 ¥ 42.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898151
  • 出 版 社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浙江省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2021年底,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下辖11家地市供电公司、20家直属单位和69家县级供电公司;拥有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7.4万千米、变电容量4.91亿千伏安;已建成1000千伏变电站3座、变电容量1800万千伏安,±800千伏直流换流站2座,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供电服务人口超过6400万。在服务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浙江电力工业发展中,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不断成长壮大。公司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中国一流电力公司、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电力行业AAA级信用企业、全国电力供应行业排头兵企业等称号。在建党百年之际,公司党委获中共中央颁发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始终不渝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电力“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的重要嘱托,聚焦保障电力供应和服务“双碳”目标,抓牢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加快电网转型、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公司转型“两条主线”,坚持走在前、作示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L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示范窗口,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立足新质生产力时代背景,分析当前浙江能源电力领域的发展形势,以过去研究成果及示范经验为基础,科学推演未来近三十年发展阶段和显著特征,创新提出电力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是首部结合新质生产力论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专著。创造性提出新时期示范区建设“1+3”体系架构与重点发展任务,展现了浙江特色方案。 

第1章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基础及挑战,总结浙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国家、国家电网公司、浙江省各层级的背景要求,以及在经济、技术、环境、社会各方面具备的建设基础,总结浙江电力系统面临的三个挑战,为后续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章节提供基础。第2章节新质生产力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思路,描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历程,提出了电力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论述了新型电力系统与电力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定义了新质生产力下新型电力系统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相互关联作用和相互促进发展的巨型系统,确定了先进生产关系演进升级、主网配网数字网融合跃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思路。第3章针对第2章的建设思路,具体设计了以“市场-政策-管理体制机制”的“1”为指挥舱、以“建资源配置供应体系、高效互动消费体系、全域服务数智体系”的“3”为主引擎的“1+3”浙江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体系框架。第4章综合考虑国家“双碳”时间进度、国网公司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浙江省域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建设等目标要求,同时基于浙江大型化石能源建设、新能源发展、技术迭代科技创新等时序周期,制定浙江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三步走”发展路径。第5章展示以“1+3”建设框架体系为指导,浙江谋划实施的“十大标志性工程”,以及未来构建形成的“一环一带一廊”的发展格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电力新质生产力概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能源电力行业既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支撑保障,又具有率先发展、带动新质生产力演进的基础优势。需要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践过程中,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要求,抓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契机,催生和培育电力新质生产力。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本质特征融入电力发展,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绿色、经济转型,高质量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概述
  1.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它强调创新驱动不仅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还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有助于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新质生产力发展历程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两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当年工作任务第一条。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2024年7月21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发展历程如图1-1所示。
  3.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新质生产力要求的新兴技术领域和重要发展方向上也具备率先突破的基础和优势。
  (1)着力推进发展方式创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能源电力领域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清洁、低碳、高效的电力供应体系,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社会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的电力保障。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不断深化产业绿色转型,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电力新质生产力概述 1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概述 1
第二节 电力新质生产力内涵 5
第三节 电力新质生产力演进方向 5

第二章 电力新质生产力关键技术 8
第一节 近期重点攻关技术(2024—2030年) 10
第二节 中期重要突破技术(2030—2045年) 30
第三节 远期重大颠覆性技术(2045—2060年) 33

第三章 电力新质生产力引领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 36
第一节 电力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电力系统的关系 36
第二节 总体思路 38
第三节 发展定位 40
第四节 建设体系 41

第四章 电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落地实践 52
第一节 资源配置型坚强主网和高效互动型新型配网 52
第二节 可靠充裕、清洁低碳的电力供应体系 54
第三节 科学合理的多元价格体系 57
第四节 需求导向的“数字浙电” 58
第五节 安全经济、智慧高效的新型调度体系 60
第六节 多元储能科学开发格局 63
第七节 需求侧灵活资源智能互动体系 65
第八节 全域能效服务体系 67
第九节 本质安全、智能高效的现代设备管理体系 69
第十节 新型电力市场 72

后记 7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