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一种新颖的编排方式,介绍了心血管保健常识。旨在让读者从那些科学证据,更好地读懂医生的日常推荐或建议,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通过解决大众心中对于医生为什么要这样说的疑问,从而可以更自觉地遵循医嘱,并拥有更健康的身体。全书既富有科学性,又不失趣味性,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本书内容涵盖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科学的心脏管理、识别危机的预警信号、明确疾病的检测指标、了解治疗的核心要点等五方面。针对心血管领域的健康推荐,引用最新参考文献,配合分析这些推荐背后的科学依据。再结合生动有趣的事例、轻松活泼的插图,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把深奥的心血管知识讲透彻、讲明白。该书科学性较强,为大众普及健康知识的同时,提供心血管保健指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适于普通大众,尤其是对医学感兴趣的相关人士阅读。
Part 1 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合理饮食 / 02
1.日常喝什么水更健康,你选对了吗 / 02
硬核证据 | 每天喝茶的心血管获益多 / 03
2. 咖啡、酒、含糖饮料,爱喝就可以多喝吗 / 04
硬核证据 | 适合糖尿病患者摄入的健康饮品 / 06
3. 血脂偏高者,吃肉有哪些讲究 / 07
硬核证据 | 基于人工智能的代谢饮食分析 / 09
4. 坚果对心血管有益,但不宜过量 / 09
硬核证据 | 多吃坚果有好处 / 010
5. 高尿酸者如何控制嘌呤摄入 / 012
硬核证据 | 健康饮食有心血管获益 / 013
二、适度运动 / 014
1. 运动也能判断心脏病吗 / 014
硬核证据 | 心功能的运动评估方式 / 015
2. 适宜的运动强度才有获益 / 016
硬核证据 | 获益最大的理想运动强度 / 0
3. 有氧运动的心血管益处 / 018
硬核证据 | 瑜伽锻炼有益处 / 019
4. 周末集中锻炼的效果一样吗 / 020
硬核证据 | “周末勇士”有同样的心血管获益 / 021
5. 锻炼就不会得心脏病了吗 / 022
硬核证据 | 运动和代谢或共同影响心血管健康 / 023
三、规律睡眠 / 025
1. 充足的夜间睡眠能够保护心血管健康吗 / 025
硬核证据 | 睡眠不足6 h可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 / 026
2. 午睡不宜时间过长 / 027
硬核证据 | 午睡过久与高血压发生相关 / 028
3. 打鼾是睡得好吗 / 029
硬核证据 |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相关 / 030
四、戒烟限酒 / 032
1. 戒烟可使血管恢复如初吗 / 032
硬核证据 | 戒烟为心脏带来显著获益 / 033
2. 电子烟是香烟的安全替代,还是健康陷阱 / 034
硬核证据 | 电子烟与心血管健康 / 035
3. 酒后心率加快,节假日的健康关注 / 036
硬核证据 | 心率存在乙醇效应,且女性更敏感 / 037
4. 戒掉烟酒,可完全避免冠心病吗 / 038
硬核证据 | 身体活动量和强度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 / 039
五、心理平衡 / 041
1. 压力大时,血压会升高吗 / 041
硬核证据 | 紧张、焦虑与血压升高相关 / 042
2. 心理状况与心血管健康有关吗 / 043
硬核证据 | 精神障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044
3.“心病”还得“心药”医 / 045
硬核证据 | 治疗抑郁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及全因死亡风险/ 046
4.“心”病的心理评估 / 047
硬核证据 | 重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 / 048
Part 2 开展科学的心脏管理
一、调整血压 / 052
1. 血压昼夜变化有规律吗 / 052
硬核证据 | 血压波动会产生不良影响 / 053
2. 血压最好一天测量几次 / 054
硬核证据 | 血压管理遵循的指南推荐 / 055
3. 对于老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要放宽吗 / 056
硬核证据 | 老年人降压有经济获益 / 057
4. 老年人的基础血压高一点,要紧吗 / 058
硬核证据 | 老年人的降压策略 / 060
5. 伴有脉压增大,怎么办 / 061
硬核证据 | 高血压合并脉压高的降压策略 / 062
6. 长期服用降压药物,会耐药吗 / 062
硬核证据 | 高血压应个体化治疗 / 063
二、调节血脂 / 065
1. 血脂异常者的复查间隔是多久 / 065
硬核证据 | 血脂降至新生儿水平有好处 / 066
2. 不想服药,该如何调节血脂 / 067
硬核证据 | 单纯食疗调节血脂效果有限 / 068
3. 饮食和药物调节血脂,到底怎样更有效 / 069
硬核证据 | 联合用药调节血脂疗效优于强化他汀类药物 / 070
4. 哪些人需要服用调血脂药物 / 071
硬核证据 | 早期控制血脂可逆转斑块 / 072
5. 血脂正常就可以停药吗 / 072
硬核证据 | 半年一针的调血脂神药在我国正式获批 / 073
三、控制血糖 / 075
1. 血糖是不可忽视的心血管危害因素 / 075
硬核证据 | 未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血糖升高,同样危险 / 076
2. 如何控制饮食中的糖摄入 / 077
硬核证据 | 深加工食物的摄入影响糖尿病患者长期预后 / 079
3. 如何加强日常血糖的监测 / 080
硬核证据 | 改变生活方式可缓解糖尿病 / 082
4. 教你血糖值的最简记忆法 / 083
硬核证据 | 血糖控制目标应个体化 / 085
四、其他管理 / 087
1. 体检发现的颈动脉斑块,可逆转吗 / 087
硬核证据 | 健康饮食或可降低斑块高度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088
2. 不稳定的斑块更危险吗 / 089
硬核证据 | 新型“Transformer”模型的斑块侵蚀AI识别 / 090
3. 牙周病可能促发心血管疾病吗 / 091
硬核证据 | 改善口腔卫生或可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 092
4. 环境噪声对心血管疾病有影响吗 / 093
硬核证据 | 环境噪声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095
Part 3 识别危机的预警信号
一、警惕症状和体征 / 098
1. 心电图正常,为什么还会感觉心慌 / 098
硬核证据 | 心电图动态演变可预测心源性猝死 / 099
2. 胸口“咯噔”一下,会有大问题吗 / 100
硬核证据 | 运动时和恢复期的室性早搏可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 / 101
3. 腿部抽筋什么时候提示心血管疾病 / 102
硬核证据 | 踝部血压可预测周围血管病变 / 103
4. 牙痛会是心脏病的征兆吗 / 104
硬核证据 | 牙好胃口好,心脑血管倍儿棒 / 105
5. 颈部摸到硬块,可不是斑块 / 106
硬核证据 | 一种或可筛查颈动脉狭窄的全新模式 / 107
二、避免高风险因素 / 109
1. 心血管疾病容易“找上”哪些人 / 109
硬核证据 | 生命八要素保障心血管健康 / 109
2. 哪些情况易引起冠心病急性发作 / 110
硬核证据 | 环境变化与心肌梗死发作的关系 / 111
3. 上厕所过度用力,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吗 / 112
硬核证据 | 便秘与心血管不良事件 / 113
4. 引起心肌缺血的多种原因 / 113
硬核证据 | 心肌缺血与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 / 114
Part 4 明确疾病的检查指标
一、选择检查项目 / 118
1. 自行“网络检索”,就可解决心脏问题吗 / 118
硬核证据 | ChatGPT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尝试 / 119
2. 怀疑冠心病时,需要做动态心电图吗 / 120
硬核证据 | 运动平板心电图联合 24 h动态心电图有助于隐匿
性冠心病的检出 / 122
3. 心绞痛者如何选择冠状动脉CTA或造影 / 123
硬核证据 | PCI可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 / 125
4. 有心慌,应做哪些检查 / 126
硬核证据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个月,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
风险增加 / 127
二、关注细节要点 / 129
1. 验血项目一定要空腹做吗 / 129
硬核证据 | 血脂检测未必需要空腹 / 130
2. 报告单出现“箭头”,血脂才算异常吗 / 130
硬核证据 | 血脂水平或可降至更低 / 132
3. 做冠状动脉造影,会很疼吗 / 133
硬核证据 | 桡动脉穿刺部位疼痛的相关因素 / 134
4. 做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时间很长吗 / 135
硬核证据 | 桡动脉穿刺的优势 / 136
5. 支架能长期使用吗 / 136
硬核证据 | 支架与球囊对再狭窄的疗效比较 / 137
Part 5 了解治疗的核心要点
一、高血压 / 140
1. 泡热水澡可以降血压吗 / 140
硬核证据 | 长期高温或导致血压升高 / 141
2. 忘记服用降压药物,怎么办 / 142
硬核证据 | 良好的药物依从性可降低心力衰竭的死亡风险/ 143
3. 降压药物的夏季服用策略 / 144
硬核证据 | 血压的季节变化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 145
4. 警惕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影响 / 146
硬核证据 | 各类降压药物的长期影响比较 / 147
5. 降压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 148
硬核证据 | 打消使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降压的顾虑 / 149
二、冠心病 / 150
1. 干咳是心血管类药物的“错”吗 / 150
硬核证据 | ACEI类药物引起干咳的机制 / 151
2. 长期服用各种心血管类药物,对肝、肾的影响大吗 / 152
硬核证据 | 无需太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不耐受 / 153
3. 植入支架时,有哪些血管指征 / 154
硬核证据 | 血运重建对冠状动脉狭窄 70% 以上的患者获益明显 / 155
4. 支架植入的术后管理 / 156
硬核证据 | 支架植入术后仍不戒烟者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0% / 157
5. 支架植入术后,为什么仍会胸痛 / 158
硬核证据 | 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引起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 / 160
6. 支架植入术后,还要服用调血脂药物吗 / 161
硬核证据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 1 年的单抗血小板药物选择 / 162
三、心房颤动 / 163
1. 得了房颤,为什么要抗凝治疗 / 163
硬核证据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安全有效 / 164
2. 除了抗凝,房颤患者还需接受哪些治疗 / 165
硬核证据 | 中-低危脑梗死风险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获益/ 167
3. 房颤患者都适合做射频消融吗 / 167
硬核证据 | 射频消融在电复律无效房颤患者中的疗效 / 168
4. 降压药物也能治疗房颤吗 / 169
硬核证据 | 依曲帕米鼻喷剂可迅速缓解快速性房颤发作 / 171
5. 脑梗死患者也要接受房颤管理吗 / 171
硬核证据 | 伴有房颤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早期抗凝 / 172
四、心力衰竭 / 174
1. 少喝水也能缓解心力衰竭吗 / 174
硬核证据 | 液体管理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 175
2. 心率过快可能加重心力衰竭吗 / 176
硬核证据 | 维持低心率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也适用 / 177
3. 心力衰竭也要安装起搏器吗 / 178
硬核证据 | 起搏器能否提高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尚不明确 / 179
4. 心力衰竭好转后就可以随时停药吗 / 180
硬核证据 | 新型心力衰竭药物的使用任重而道远 / 181
5. 心力衰竭患者也可进行康复运动吗 / 182
硬核证据 | 选择线上还是线下康复课程 / 183
《硬核“心”知识》的诞生,如一颗启明星,为心血管知识普及的艰难之路探索了一种新方法。本书将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的科普知识与最新临床研究证据相结合。这种科普趣味性与医学科学性并重的编排方式,在医学科普领域应该是一种创新。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更佳的阅读体验和知识获取,并将“硬核科普”的理念传播出去,甚至成为一种医学科普典型范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均波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心血管健康的各个方面,从健康生活习惯到疾病诊治等。从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引人入胜。“硬核证据”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全书既有专业性,又有可读性。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 欧洲科学院院士 郑加麟
本书的编写团队以其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度的责任感,精心打造了这部佳作。该书将成为大众了解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南,不仅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还能引导人们采取积极行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 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