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血管外科各种疾病腔内手术护理问题
一、术前常见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特定的):缺乏血管疾病相关知识
【相关因素】
(1)血管疾病相关知识接收途径有限。
(2)知识水平限制等原因导致无法理解和/或获取疾病相关知识受限。
【预期目标】
患者/家属3d内能够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家属对疾病了解程度,进行针对性、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2)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完成护理计划的制订,使其主动参与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3)采用多种形式的宣教方法,如图片、视频、示教、宣传册等,讲述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必要时引导患者/家属复述重点内容。
【效果评价】
患者/家属3d内是否已掌握疾病相关知识。
2.焦虑
【相关因素】
(1)患者角色的转变。
(2)对住院恐惧,不适应医院环境。
(3)担忧疾病进展及预后。
(4)担心治疗、手术费用。
(5)没有亲属陪伴。
【预期目标】
患者2d内焦虑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入院时给予热情接待,介绍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及时安排床位,详细介绍医院及病区环境、饮食起居、作息时间、病房管理制度,帮助患者完成角色转换。
(2)对于因承担过多社会角色而导致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鼓励其通过正确的方式宣泄内心的感受,如倾诉、哭泣等。
(3)及时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焦虑的具体原因,向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手术过程、预后随访等相关医学知识,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聊天等减压方式转移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
(5)调动患者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关怀、鼓励及物质支持和帮助。
【效果评价】
患者是否2d内焦虑减轻或消失。
3.疼痛
【相关因素】
疾病发生和/或疾病处于持续进展状态。
【预期目标】
患者入院当日疼痛减轻或消失。
【护理措施】
(1)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动态评估患者疼痛性质、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及有无伴随症状等,判断疼痛原因,及时汇报医生。
(2)针对不同疼痛原因给予相应措施,必要时遵医嘱规范使用镇痛药物,给药后及时进行疼痛复评,并做好详细记录。
(3)白天指导患者通过与家人聊天、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夜间保持病区舒适的休息环境,视患者病情遵医嘱予以镇痛、镇静等药物辅助患者睡眠。
(4)加强巡视,及时评估患者情绪,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
【效果评价】
患者入院当日是否疼痛减轻或消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