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残疾预防与控制.言语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0188923
  • 出 版 社 :
    中国人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梁巍,研究员,主研方向为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与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技术;现任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主编、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听力国际(HI-IFOS-ISA)终身会员;承担、参与、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与卫生行业专项科研,撰写专业文章和论文累计七十余篇,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教材和图书三十余部。

  邢亚静,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社长,副主编;中华预防医学会残疾防控专委会委员。

  张庆苏,主任医师,硕士,就职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听力语言科,专业为听力语言康复;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文共38篇;参编及编写译著作8部;承担2项局级与省部级课题研究;在多个学术团体任职;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评议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残疾预防与控制.言语》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全生命周期残疾防控科普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旨在普及言语残疾预防与控制的科学知识,帮助读者树立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防控意识。全书内容分为四章,涵盖言语、语言与沟通的基本概念,言语残疾的内涵与分类,常见言语残疾的预防与康复方法,以及特殊群体言语残疾的防控策略。 
  书中首先阐述了“言语”“语言”“沟通”等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它们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以及儿童言语、语言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影响因素。随后,重点介绍了言语残疾的基本定义、致残原因、类型划分及其医学诊疗过程,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言语残疾的特征与成因。在预防与康复部分,作者通过问答形式,针对儿童言语发育迟缓、语畅异常、构音障碍、嗓音障碍等常见问题,详细解析了其表现、原因及防治方法。此外,书中还特别关注特殊群体(如听障儿童、孤独症儿童、无喉者)的言语障碍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预防与康复建议。 
  《残疾预防与控制.言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科学严谨的内容和实用的指导为目标,力求为普通读者、相关工作人员及媒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传播言语残疾预防的科学理念和行为指导,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言语康复需求提供支持。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言语、语言与沟通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言语
  2.什么是语言
  3.什么是沟通
  4.言语、语言与沟通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
  5.构成言语与语言的生理基础有哪些
  6.言语或语言的心理基础是什么
  7.人类的语言具备哪些共同特征
  8.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发展有什么阶段特征
  9.影响儿童言语、语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什么是言语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将“言语”和“语言”混为一谈,但从言语及语言病理学的角度来看,“言语”和“语言”是具有不同内涵的两个概念。
  言语是人类音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简单地说,这个“机械过程”就是说话者通过大脑复杂的编码过程,将想表达的内容通过呼吸系统、振动系统、共鸣系统以及声带、唇、下颌、舌头等发音和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传输出来,并转变为能让听话者理解、符合语法和语言运用规范的语音过程。因此,言语是人类有声语言的第一步,既包括人说话的动态机械过程(发声与构音过程),也包括这一机械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即语音。
  2.什么是语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人们通过应用这些符号达到交流的目的。相对于人类言语过程(口语)所产生的结果“语音”而言,语言是语言的音声表现形式,与语言相互依存。首先,人们所想表达的意义要依托语音进行表达;其次,没有任何思想意义的声音(如打喷嚏声、咳嗽声等),不能被称为语音。
  世界上存有上百种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符号及规则。人类个体对语言规则的理解运用能力称为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既包括对音声语言符号的运用(表达)和接受(理解)的能力,也包括对文字语言符号和姿势语言(如体态语、手势语)符号的运用(如书写、打手语)、接受(如阅读、看手语)的能力。
  3.什么是沟通
  沟通又称交流,是用来交流信息、意念、感受、需求与渴望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个要素:信息的传递者、信息的接受者、共有的意图及共有的沟通方式。人们通过沟通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
  ①提供信息;
  ②获取信息;
  ③表达感觉、情意;
  ④影响他人的行为;
  ⑤获得他人的注意;
  ⑥增加人际亲密度;
  ⑦合作互动;
  ⑧表达个人的独特及独立性;
  ⑨创造与想象;
  ⑩进行历史性回顾与联结。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人类个体借助眼神、面部表情或肢体动作进行交流。这种方式称为非语言沟通方式。例如,在未获得语言的音声表达能力之前,婴幼儿多会采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交流;当人类个体掌握某种语言能力之后,如借助口语、书面语或手语等,进行交流的方式称为语言沟通方式。可见,人类沟通的方式既有非语言的,又有语言的方式。因此,口语不是人类实现交流的唯一沟通方式。美国学者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发现,人类个体间以口语方式进行沟通时,彼此所获取的信息总量也只有7%来自具体的言词,38%来自副语言(如说话时的音量、语调、音色、语速和语气等),而有55%的信息则来自体态语(即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这一研究表明,当人类个体为了使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对方并使之完全被理解,就会使用一种最为广泛的表达方式,即传送信息时必须伴随有恰当的身体语言、语音、语调和贴切的语气。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言语、语言与沟通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言语 3
2.什么是语言 3
3.什么是沟通 4
4.言语、语言与沟通三者的区别与联系分别是什么 5
5.构成言语与语言的生理基础有哪些 10
6.言语或语言的心理基础是什么 10
7.人类的语言具备哪些共同特征 11
8.儿童的言语和语言发展有什么阶段特征 13
9.影响儿童言语、语言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4

第二章 言语残疾的基本内涵
10.什么是言语残疾 17
11.什么是语言障碍 17
12.言语残疾的程度是怎样划分的 17
13.言语残疾的致残因有哪些 18
14.言语残疾的常见类型有哪几种 20
15.言语残疾发生的概率有多少 21
16.言语残疾的基本医学诊疗过程是怎样的 22

第三章 常见言语残疾的预防与康复
17.影响言语残疾预防与康复效果的因素是什么 27
18.言语残疾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28
19.儿童期需要家长关注的言语异常表现有哪些 29
20.言语发育迟缓有哪些表现 31
21.言语发育迟缓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2
22.如何预防和治疗言语发育迟缓 34
23.语畅异常有哪些表现 35
24.语畅异常的原因可能有什么 36
25.如何预防和治疗语畅异常 37
26.构音障碍有哪些表现 38
27.构音障碍的原因可能有什么 39
28.如何预防和治疗构音障碍 40
29.嗓音障碍有哪些表现 41
30.嗓音障碍的原因可能有什么 42
31.如何预防和治疗嗓音障碍 43

第四章 特殊群体言语残疾的预防与康复

参考文献 7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